文:阿开
图:网络
01 《黑色弥漫》里的一缕阳光
以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为题材的影片不在少数,不过没有哪部影片会像《黑色弥漫》这样让观众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如此强烈的冲击,有视觉洁癖的观众简直无法继续观看下去。
《黑色弥漫》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剧情片,于2012年1月发行。该片由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罗伯特·维凯威兹,本诺·福尔曼,阿格涅兹卡·格罗乔斯卡主演,曾荣获201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提名,豆瓣评分7.6分。
影片采用了纯纪实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德国纳粹占领波兰城市利沃夫期间,一个名叫So-cha的管道工带领一群犹太人,如何躲避纳粹迫害、在暗无天日的下水管道里躲藏了14个月之久的故事。故事虽紧张和刺激,但“导演以出乎意料的克制压抑了随时可能爆发的情绪。”
片名最是恰当不过,在长达130分钟的电影时长里,大部分镜头都是发生在下水道里的故事。下水道的环境惨不忍睹,臭气熏天的气味,黑暗潮湿的地面,吱吱乱叫、无所不在的老鼠,腐烂的死尸等等,简直不敢直视。
除了要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时刻提防纳粹的突然袭击,忍受无时不在的饥饿以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等等。影片无时不刻让观众处于一种紧张、刺激而又压抑的状态之中,但却不露痕迹。
即使偶尔随着男主Socha从下面爬到地面上来,观众亦难获得片刻的放松,因为地面上除了拥有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外更是危机四伏,令人胆战心惊:拉满死尸的车子、挂着尸体的横梁、四处寻找犹太人的纳粹、为了获得报酬准备时刻去举报他人的线人等等。
在影片的最后的几分钟才迎来了压抑太久之后的喜悦:明媚的阳光下,一只大手伸向了进口,“你们能出来了,没事了。”闻言,这群躲在地下的犹太人从井口鱼贯而出,他们眯缝着眼睛,看着这个久违了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观众随着犹太人的获救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喜悦,谁知小男孩的一句话又让观众喜悦的心猛地一沉:“妈妈,我害怕,我要回去。”
剧情是紧张的、色调是压抑的,但即便如此,观众依然能从黑暗弥漫中捕捉到一缕阳光、一丝温暖。它们来自于男主Socha、来自于彼此间的信任和鼓励,也来自于每个人内心的力量。
片中有个短短几分钟的镜头,一个乌克兰老人帮一个犹太人混进集中营里去寻找亲人,当问及报酬时,老人说:“上帝会报答我的。”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有无数的国际正义人士向犹太人伸出了援手、提供了保护,他们都是那场黑色弥漫中的一缕阳光。
这缕阳光指引着幸存者走向了光明,获得了新生。同样,这缕阳光也射进了观众的心里,让观众陷入沉思,心生感悟。
02 人性的光辉
这几名犹太人是幸运的,成为那个年代少之又少的幸存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在那个黑暗弥漫的下水管道里还有着那么一缕阳光,给了他们人性的温暖,也点燃了他们的生命之光。
为了保护这群犹太人,他时刻处于警觉状态,带着这群犹太人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有人举报在下水道里闻到了犹太人烤洋葱的味道,Socha机智地骗过了乌克兰军官;有名管道工发现了犹太人的痕迹,Socha闻之及时地转移了犹太人;德军撤退时欲在下水道里埋上炸药,他谎称下水道里有燃气管道,躲过一劫。
长期暗无天日的生活,小女孩病了,她不吃不喝、亲手撕碎了画过的画,静静地躺在那里。Socha得知情况后,抱着小女孩偷偷地从下水道井口伸出头来,让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蓝天、看到外面的一切,这让女孩重新获得活下去的勇气。
Socha是一名普通的波兰管道工,为了贴补家用,他会和助手一起打家劫舍;巧遇犹太人躲在下水道时,也会开出高价的保护费;曾因为害怕提出过放弃,不再继续为他们提供援助。但在犹太人处境危险时他仍然会挺身而出,遇到迷路的孩子他还是伸出了援手。最后,他又重新开始履行保护他们的责任,即便是犹太人已经没有钱给他,他也没有放弃。
在纳粹的白色恐怖下,稍不留神全家人都会有掉脑袋的危险,但是,Socha还是把这件事情坚持了下来。影片并未因为Socha救人的创举而掩饰他曾经的行为,这更增强了本片的真实性。Socha的救人理由很简单,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人啊!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吧。
03 做个会发光的人
能在下水管道里生存14个月之久,除了Socha的舍命相救,也离不开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鼓励。
在下水道里也曾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明知这个小生命会给大家带来危险,但众人还是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但为了他人的安全,母亲最终还是亲手掐死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
为了哄孩子们开心,众人会为小女孩举办演唱会,像模像样地拉开帷幕、郑重其事地报幕;为了能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人会教小女孩做运动;小女孩会把刚咬了一口的苹果,微笑着送给坐在旁边的人。
“给她一点儿水。”
“她已经用了她的配给。”
“把我的给她。”
“你必须坚持到底,如果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我还计划好一个又长又快乐的人生呢。”
在面临困境之时、生死存亡之际,团队里每个人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他人生存下去的一束光、一线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个会发光的人,在温暖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别人的路。
04 内心的自由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而后天助之。”内心的自由永远是自己好好活着的动力,它会让你忍受眼前的各种不堪,坚定信念、对未来充满希望。
那个忍受不了地下的恶劣条件,甘愿死在集中营里的女孩;那两个夜里偷走余钱和手枪的中途逃离者,最终死在了不远处的下水道里。
反观那些幸存者,虽度日如年,却依旧在坚持。小女孩认真地画画、轻声地读书。教授仍然保持着看报的习惯,并适时推断着战争的形势。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唯有尝试着去适应环境。
长大后的小女孩把这段梦魇般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穿绿毛衣的女孩》,于2008年出版,本片即改编自这部回忆录。在小女孩的余生里,在痛恨战争的同时,她会感恩那些在苦难中帮助自己的人,也会感恩和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
《拥抱可能》的作者埃格尔博士在年幼时曾被囚禁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尽管遭受酷刑、饥饿和各种死亡的威胁,她依然保持着精神和心灵上的自由和强大,始终坚信如果能活到明天就会有希望得救,结果真的就像她所一直希望的那样,她得救了。埃格尔博士在她的《拥抱可能》里不仅揭示了邪恶最黑暗的一面,也揭示了人类面对邪恶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人的一生里,难免要遇到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遭遇难以接受的不公、诽谤,面临难以逾越的困苦、磨难,此时所要做的唯有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强大,坚信终有一天会云开雾散、春暖花开,但前提是在最终变得强大之时,要准备好足够的耐心和勇气,以此来承受一次又一次的脆弱和打击。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加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