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运回家过年
冷雨中的春运骑士团

冷雨中的春运骑士团

作者: 浮以大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1-16 11:51 被阅读0次
爱的“捆绑”

冷雨,铁骑。轰鸣绵延百里。

错过那班列车,仍记起来时路。

捆绑这牵挂与羁绊,踏上魔幻之旅,

每个奔赴远方的人,终将抵达故乡。

这是来自网易图集的一张图片,1月13日,春运第一天,广西梧州一位父亲将儿子“捆绑”在腰间,踏上摩托,开始了400多公里的返乡路。每年春节,有数十万“春运铁骑团”成群结队,开启这样的返乡之旅。

我们无法得知这位父亲离开家乡的目的,只能为他回家的勇气赞叹。也许他的家乡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与农作物相伴长大,也许他在都市里,只扮演着庞大机器上的一枚零件,机械地活着。而此刻,他更像一位浪漫的古典骑士,将他的家族牢牢掌控在自己的“铁骑”上,一往无前。

每年春节,我们都在感慨年味淡了,北方的都市里不再有烟花,年货跟日常的食物并无二致,拜年的礼仪也不再循规蹈矩。我们将过年的意义聚焦在享受年味上,忽视了过年的意义是团聚,而团聚的意义也许正是——我奔赴无数远方,终将抵达故乡。这过程在舒适的头等舱上,在飞驰的高铁上,也在冷雨中的这位“骑士父亲”身上。

有人用诗意调侃“地球是圆的”这一真理:“除非有人骑马一直朝前走,路过所有的草原,海,山,城市和岁月,最终回到你身边,这样我才同意。”也有人正在用“回家”践行着圆满这一真理。在春节,所有的出发都以回归告一段落。回家是一种执念,对家人和故土的依恋,慢慢累积成一种惯性,又幻化成一种真理,执着到不需要理由。

故土的概念在农耕民族中诞生,家成为世代耕种繁衍所在,就像身体发肤,撕扯不去。新闻里的父亲和儿子,驾驶着现代“铁骑”,像游牧民族般奔突千百里返回故土,让两种文明在春节这一刻奇妙地连接在一起。

春运“铁骑团”

每年春节期间,中国的流动人次以数以亿计,春运被媒体称作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迁徙”的原本涵义是,人类或因天灾、或因战乱,为了找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远走他乡。中国三大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在影视剧中被演绎成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豪迈,但迁徙的原因,却只是无奈。

正如当代中国的现实困境,在物质和观念上,城市都像一只巨大的海绵,不断侵蚀着农村。在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上,有人说这是现代文明的规律,富足的城市人最终会回归田园,但,人们离开城市或固守农村的理由又在哪里?

每年奔波在春运中的旅人,除了来自农村,有一半又来自欠发达城市,他们奔向更好的城市,不为谋生返乡,而是为了更好的资源和生活。以东北城市哈尔滨、沈阳、大连高校为例,留在东北的人才逐年下降,这让一个城市的振兴力不从心。如果说游牧文明是群体性开拓,我们的“游牧”是个体的进阶。我们生存的时代正在经历游牧文明的变种,农耕文明的信仰,仅留存在春节回家这一仪式。

相关文章

  • 冷雨中的春运骑士团

    冷雨,铁骑。轰鸣绵延百里。 错过那班列车,仍记起来时路。 捆绑这牵挂与羁绊,踏上魔幻之旅, 每个奔赴远方的人,终将...

  • 冷雨中

    每年春天,锦官都要下雨,今年也不例外。 锦官城里的雨是没有声音的,不像青城山上的雨,一下,就沙啦啦地响。密密的雨声...

  • 冷雨中的风

    我到底要自私到什么时候?风吹过,在南方阴冷的秋雨中,让我的心紧紧地瑟瑟地跳动。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一些东西,那些...

  • 冷雨中的脚步

    有些脚步 能感到时间迅疾地流过 如过经年 梧桐树叶落如鹅掌 紫红胞润 浸了雨水,小心地跨过 银杏呀落得一地小鸭蹼 ...

  • 冷雨中的暖

    一个人宅习惯了,对出门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抗拒。对出远门更是有一种强烈的恐惧。 嗯。说的就是我自己。 因为要赶早上7:...

  • 冷雨中的温暖

    冷雨中的温暖 zydy 清明之后的天气,突然变得清冷了起来,特...

  • 深秋冷雨中

    深秋冷雨中, 燕去已无踪。 漫步寻秋色, 幽黄伴紫红。

  • 走在冷雨中

    天寒地冻,呵气成霜 风吹在心头,隐隐作痛。 我竭尽全力在阴沉的天空下 找寻自己摇摇晃晃的影子。 天空撕下他伪装的面...

  • 雨中冷浪漫

    两个人的脚步声, 有节奏感的前后前后, 滴-答-滴-答- 像跳动的音符, 合着蒙蒙细雨, 隐隐的灯光, 像约会的男...

  • 走在冷雨中

    风又摇醒昨夜的梦 心内泛起阵阵隐痛 眼眶微肿 染着落日的红 藏好刚哭过的面孔 雨又撞进泪眼之中 思念又在蠢蠢欲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冷雨中的春运骑士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n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