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反思就出局
达成目标的终极秘诀|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达成目标的终极秘诀|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作者: 6b026bacaf6b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5:16 被阅读48次
    达成目标的终极秘诀|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你是不是经常在制定计划和无法执行之间徘徊?你是不是制定了很多目标,但实现的却寥寥无几?你是不是经常“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是,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制的。

    本文分为四部分: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分类;看待目标的方式;如何制定计划。主要内容来源于《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

                      目标的制定

    很多人制定目标就是随口一说罢了,你肯定听过类似的言论:我明天要开始好好读书了;编程这么有用啊,改天学一下;我这个人太懒了,我要培养早起习惯。

    诸位有没有发现,以上的目标有一个共同点:不够具体。比如编程,你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会呢?是会写代码还是自己写一个网站?比如早起,早上几点起就算“早”呢?

    这样的目标太模糊,直接结果就是你迟迟未能将目标付诸于行动。要它何用?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一句话:制定的目标必须具体且有挑战性。

    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调查中,研究者发现木材搬运工的平均负重是法定上限的60%,这对公司来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而工人们对每趟的负载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后来研究者重新为搬运工人定了一个目标:每趟负载量为法定重量的94%。9个月后,研究者发现搬运工人的平均负重在法定重量的90%左右,为公司节省了很多成本。

    ​那挑战性又是为什么呢?以写作为例,假如你现有的写作水平是每周2000字,你想提高一下产出量,比较如下的两个目标:

    目标1:每天写300字
    目标2:每天写600字

    目标1只比现有水平多出100字,这对你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挑战;而目标2比现有水平多出2200字,字数增加1倍有余,给你压力的同时也给了你足够的动力。

    概括一下,具体是为了指向明确,挑战是为了增加动力。

                        目标的分类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目标还需要分类。这也许是你制定计划后经常“折戟沉沙”的原因之一。

    目标分为两类:进取目标与防御目标。这两种目标来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被爱与安全。我们追求“进取”目标,即追求成就,是为了得到爱。如果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们便能充满爱与归属感的活着。而我们追求“防御”目标,则是为了安全。

    研究证明,“进取”和“防御”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着我们的决定、策略、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整体的幸福感。

    ​当你追求一个“进取”目标时,等于你是在获取什么。当说到“获取”时,你会同时被高价值以及高成功率所鼓舞。目标越有价值,你越在乎成功率。因为越有价值的目标意味着你越要投资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其上。

    很显然,我之前制定的“早起习惯培养计划”,就是一个“进取”型目标。早起当然是一件非常有价值而且是高价值的事,它需要我投入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比如1年甚至3到5年)。

    追求“进取”目标时需要乐观,而追求“防御”目标时,防御型悲观才是最佳策略。防御型悲观者能通过想象一切可能出错的可能来使自己为迎接挑战做最充分的准备。乐观的确很好,尤其在追求成就与荣誉时,而更悲观的现实主义在确保安全和避免重大损失时是非常宝贵的。

    乐观有时是不可取的

    引申一下,朋友也可以分为进取和防御两种类型。前者宜多给予鼓励,后者宜多批评。因此,鼓励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下次打算鼓励你的“防御”型朋友时,你可要注意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目标本身就存在着进取或防御的属性。比如与伴侣花前月下就属于“进取”目标——寻求被爱,而看牙医则属于“防御”目标——防止牙齿出问题。

    综上,我们的最佳策略就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用务实的方式思考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

                    看待目标的方式

    目标制定好之后,你用何种思维来看待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种是“芝麻思维”,即思考“是什么,如何做”;另一种是“西瓜思维”,思考“为什么,意义何在”。

    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促进目标达成方面各有利弊。在不同情况下,一种方式可能比另一种方式更有效。所以,最佳策略就是懂得针对不同的情况适当的转换思维方式。

    在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或是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时,芝麻思维就很有帮助。用“是什么”方式思考,可以帮你找到自己目前可以做的事并着手去做,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你的心理负担。

    比如很多人都想提高英语水平,“每天背10个单词”就比“出国留学”要务实的多。但是请注意,当一件事你做的很熟练之后,就极有可能产生懈怠感。此时,就需要我们换个思维方式——即多想想“为什么”,把重点放在意义和目的上。用西瓜思维理解行为能让人精神抖擞,因为你将一件小事——背单词——和一个更大的意义或目标联系起来了——出国留学。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方法。

    1、如何运用“为什么”模式思考?

    ①写下一件最近因为缺少动力或诱惑太多而无法实现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无法戒掉甜点、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等。

    ②现在,写出你想做这件事的原因。你的个人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得到什么?你如何受益?

    2、如何运用“是什么”模式思考?

    ①写出一件你想做,而且是特别复杂、困难或者生疏的事。也许你想建立一个网站但不懂编程,又或你想开创新的事业。

    ②现在,写下第一步你需要做什么。迈向那个目标必做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如何制定计划

    这是目标达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做计划比不做计划强,而好的计划比不好的计划又要强很多。那么什么才是好的计划呢?简单来说,一个有效计划应该清晰阐明行动的细节、地点、方法。

    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和康斯坦茨大学的学生在校园中进行了一项实验。寒假开始前,他们拦住正在赶赴期末考试考场的学生并邀请他们参与一项对现代人的度假方式的调查。同意参与者被要求在假期中写一篇关于如何过圣诞的短文。这篇文章必须在圣诞节过后的48小时内完成并寄出。其中一半的学生还得到了额外的指示:要当场决定何时何地进行写作,并写出来交给实验者,之后他们便奔赴考场了。

    圣诞节过后,信件纷纷抵达。戈尔维策发现,在没有时间地点安排的学生中,有32%上交了作文,而在有时间地点安排的学生中,有71%上交了作文,是前者的两倍多。

    由此可见,即使是简单的干预行为也能对计划的执行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本例中的干预指的就是给出行动的细节、地点和方法。
    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通常需要如下几个步骤:

    1、确定具体行动。行动一定要清晰明确,比如每天早上学习2个小时,而不是“每天早上学习”。

    2、决定时间和地点。尽可能做到详细,因为这可以帮助你的大脑探测并抓住行动时机——即便是在你的意识无暇顾及时。比如每天早上5:00-7:00在书房学习至少2小时。

    3、将上述内容整理成“如果······就······”计划。比如’如果是平日早上,一到5:00我就在我的书房里开始学习,至少2小时。你最好把这个计划写下来,反复说给自己听。

    4、为可能的障碍提前做准备。列出达标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与诱惑,并为想到的每一点制定一条“如果······就······”计划。比如:如果平日早上朋友约我出去玩,我就拒绝并告诉他们周末见。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在脑中模拟成事的过程而非结果,不仅能让你更乐观,还能让你更好地做计划和准备。

    概括一下,首先,制定的目标要具体而有挑战性;其次,界定目标,看它是“进取”目标还是“防御”目标,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策略;第三步,制定计划;最后,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看待目标的方式。

    这就是达成目标的终极秘诀,要不要马上实践一下?

    为知识付费是最高尚的举动!

    扫描二维码,随意打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达成目标的终极秘诀|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os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