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13.17

论语13.17

作者: 换个昵称更好耍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7:17 被阅读0次

13.17 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jǔ举)父:鲁国城邑名,约在今山东沂南与莒县之间。

译文

子夏担任了莒父的长官,询问政务,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只看到小利。求快就达不到目的,只看到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段意

子夏任职之后,为了尽快见效,有急躁的表现,孔子因而对他说了这番话。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③。”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党:指乡党。直躬:朱熹《集注》云:“直身而行者。”②攘:朱熹《集注》云:“有因而盗曰攘。”意思是说,因为羊走到自己的家里而将它占为己有。③证:向官府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个直率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作为儿子而去告发。”

孔子说:“我们乡里的直率的人不是这样做的。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就体现在其中了。”

段意

这章也是颇有争议的。孔子所谓的直率,是这样的意思:“子苟有过,父为隐之,则慈也;父苟有过,子为隐之,则孝也。孝慈则忠,忠则直也,故曰‘直在其中矣’”(邢昺《疏》);“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极点)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朱熹《集注》)。孔子认为,行为问题不能孤立的来看,必须结合伦理关系来界定是否得当。如果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行为,特殊场合有损于伦理,那么就要采取不同往常的处理方法。这里所谓的“隐”,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孔子对于鲁君的错误就不公开批评(见本书《八佾》篇或问禘之说章、《述而》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章)。其次,还要考虑到孔子说这番话的环境,因为孔子的许多论述都依人、依境而异。叶公在此实际是楚文化的代表,当时,楚国正以强有力的姿态争霸中原,作为孔子这样的人,对此显然是抱抵触情绪的(当时中原地区把楚国看作蛮夷)。因此,他在与叶公谈到行为问题时,强调在自己的文化中是要讲伦理的,不单凭行为本身来界定,借此抑低叶公所处的文化。

相关文章

  • 论语13.17

    13.17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jǔ举)父...

  • 百日成长学习(41)

    今天老师分享的是《论语》的15.28,13.24,17.13,14.44,13.17,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领导如何识人...

  • 每日《论语》——第88天

    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每日《论语》编辑:曹友宝 【原文】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 欲速则不达47/100

    今天学习论语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从这...

  • 《论语-子路篇》13.16,13.17

    叶(she)公问政。子曰:“近者说(通“悦”),远者来。”译文:叶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让近处的人快乐满意,...

  • 七年,又七年

    孔子的弟子们性格迥异,对待人生、对待从政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做法。 今日读《论语》导读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 论语悟道之13.17:欲速则不达

    原文: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子夏担...

  •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原文】 13.17 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

  • 论语·子路篇13-3.4

    13.3[传统为13.17]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 欲速则不达

    13.17 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j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13.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rf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