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阅读规则一:在阅读一本书时,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知道自己阅读的书是那一类别,就可以明晰书中内容是在使用哪个类别的方法给我们知道。(历史学的书与哲学类的书,针对同一内容,其涉及的知识体系必然不同。)
分析阅读规则一特别适用阅读非小说、论说性的书。
在开始阅读之前,通过检视阅读完成书名、标题、目录、序言、索引、宣传文案等方面的快速浏览后,就对本书的内容结构、内容主题、涉及类别等方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就是规则一提到的,在开始阅读前就知道。有了这样的了解就可以在后续的分析阅读中,选择合适的阅读知识体系,辅助自己进行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一本书的书名可以学到什么?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无法用最简单的用语描述本书在说些什么,本书是哪类书籍。
1、阅读书名,可以让阅读者在开始阅读之前,获得本书的一些基本资讯。
阅读书名、标题、序甚至章节的标题,都是在不断提醒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概念中的细节,放大书名的意义
2、自己需要有一个分类的标准,才清楚不同书籍之间的区别
只有当自己在不同书籍间找出区别,并定出合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类时,自己才清楚如何使用这个规则标准,对书籍进行分类。
粗略的分类包括两大类:虚构的小说类 / 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
在论说类中,可以将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将历史、哲学从科学与数学中分类出来。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原则,适用于论说性作品,用以区分理论性与实用性作品的原则
实用性作品 vs 理论性作品
“实用”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可能是即时的功效,也或者是长程的功效;“理论”更关注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理论”与“实用”就好像知识与行动之间的区别。
理论性作品在教你这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实用性作品在教你如何做你想做的事或认为应该做的事,那我们就需要“知道如果我们想做,应该怎么去利用它”
艺术的学习技巧、任一领域的实用手册/规则、经济/伦理/政治问题类书籍,均属于实用类书籍,它们称为“规范性”书籍,是实用类书籍中一个特别的归类。除此之外,任何一种演说,也是实用类内容。
质疑某件事的有效性是理论,质疑人和事的目的是实用。
实用性书籍会经常出现“应该”“应当”、“好”“坏”、“结果”“意义”之类的字眼,典型陈述类似:某件事应该做完/做到……;这样做某件事是对的;
理论性书籍会经常出现“是”,没有“应该”“应当”之类的字眼,它的内容在陈述某件事是真实的。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按照传统划分,理论性作品被分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
历史的本质是口述的故事,是某个特殊事件的知识,是记事,一些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真实事件。
科学面对的是任何时间、地点的事,科学寻求的是定律或通则,需要指导所有情况或大多数情况下,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哲学比较像科学,追求的是一般的真理,而非发生在过去的特定事件。如何区别科学与哲学?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出个人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属于科学范畴的书籍,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科学从特殊经验的结果做举证,哲学以人类的共通性做例证。
核心点:书本传达给阅读者的知识不同,采用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要想跟得上这些指导,就需要使用正确的理解方式理解对应的内容。为书籍做好分类,就是为了让自己用正确的方法、知识更准确的理解书籍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