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城大路两边有许多挂满了红色樱桃一样大小果子的树,用识图查了一下,显示是樱桃李,产自新疆天山一带。瞬间感觉名副其实,樱桃般的色泽,樱桃般的大小,满树的绿叶间一个个,一串串红色的果子从叶子缝隙里透出红色的光泽,每次经过忍不住就停下来多拍几张。
有天去奇台新建的南湖公园,看到这里种植了很多这树种。一树树一棵棵挂满枝头的红果,让树枝都弯了腰。有的红果比路边也大很多,像红彤彤的小苹果。这发育的有点太好了,已完全不像小体量的樱桃。再查又是楸子,反正我分不清楚,不甘心多查了几遍,还是楸子。这红的透亮的果子已在我意识中叫樱桃李好多天,今天成了楸子了,一时无法接受。应该是叫樱桃李,多好啊,好看又好听,裳目又悦心的。
多喜欢樱桃李的名字也不能改变它的属性。不死心专门百度了一下樱桃李,野生樱桃李是产自新疆霍城的果子,营养价值高。樱桃李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鞣质化合物,对抑制高血压、高血脂有重要作用。
百度完又不淡定了,那我看到的果子究竟是樱桃李还是楸子?都是红颜欲滴的,我还是傻傻分不清楚。
不清楚的还有奇台的历史。我不是第一次来奇台,在我有限的认知中奇台就是原来的村镇划分成的小县城。这次搜索周边可看的的地方,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奇台还有个博物馆。问上高一的表侄女,说博物馆建好了也就三年时间,那我五年前没去也是有情可原的。
奇台博物馆的外立面像翻开的册子。房顶一角是挑檐中式风格。馆内分四层,文物并不是很多,有些坛坛罐罐也大多是清代的物品。让我开眼的是这里诸多的遗址介绍:石城子遗址;鸡心屹垯遗址;五马场遗址等等。在展厅的屏幕里有中央台关于唐朝墩的介绍:
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唐朝墩古城,遗留下不平凡的历史,荒烟蔓草之下隐藏着太多的神秘故事。在古城遗址的东北部,考古发掘出了一处形制特殊的上、下两层结构的建筑遗存。下层空间为一垛垛排列规整的红砖砌成的支撑柱,表面有烟熏痕迹;中心为规整的八边形结构,周边对称分为八个区域。封盖后的上层可以看出砌筑有水池。北部有水井、灶址和排水池等,东部是成排的房址。这处建筑的功能是什么呢?随着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发现这是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公共浴场,在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多有遗留,但是在中国境内这是首次发现,年代也晚至公元九世纪之后。当时生活在唐朝墩城内的回鹘人营建了公共浴场,除了自身的沐浴清洁以外,可能也为往来的客商和居民提供了方便。公共浴场遗址发现,使我们看到了这片西域土地上的缤纷灿烂、丝路往来的繁盛景象。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走进博物馆对当地的历史才算有个了解。这才知道奇台是汉唐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初期的商埠和军事重镇。在清初,还是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并称的商业都会。这里还有商家为避税走的一条从内蒙古进入奇台的捷径。
参观完博物馆就去找了唐朝墩遗址。遗址处插着奇台文旅局,民大考古,人大考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旗子。联合考古研究这一遗址,又会为奇台解密一些历史。
奇台县不大,我以家(表弟家)为中心向北走了不到两公里就算出了县城,向南走一公里多就到了南湖公园,公园再向南看着人流车辆都少了。最长的方向要算东西线了,我坐公交去博物馆的方向,大约45分钟,地图标识约五公里。步行到唐朝墩算到了县城边。东面是上高速的方向,车流量大,我没走过。
我算是用步行丈量了一下奇台,真的很小。参观奇台博物馆,刷新了我对小小奇台的认知,小小的奇台,真不是我以为的那样渺小。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080af2559a9371d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9a8a7ae3e0f60d1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66e4164a76bffc6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5d795aab6d62446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