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226――生生不息
(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11:37)
读《传习录》二十五,让我深切感受到在修身方面的“生生不息”。
文中主要讲了“仁者”与“兼爱”的区别在那里。如果不听博仁导师讲解,自己还真没有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在这里,我体会二者的区别,也许不是在实践中践行阳明心学,陷入了文字意义之中。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只有更好地把理论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践行;只有在践行中体悟,才能增进理解,最后才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仁者”是心之本体的东西,是本质的,生发出的东西都是生生不息的。而“兼爱”是生发的东西,注定是没根的,也是很能生生不息。这就是二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吧,也是让我真正体悟的东西。
今天早晨,在传家书时,我就感到了二者的区别。在贴花时,我是倒数第二个贴上的,那时已是5:28分。因为5:30分开始传家书,这个时间就应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我躺在被窝里侧身看着手机时,一看我手机上没有按时传家书,又等了一会,传家书有中断。
这时,我脑子里产生了一些想法。因为晚上休息得很晚,眼睛直打架,我还是强忍着,不能睡觉。我这样想的,尽力不能睡,因为马上到我了,况且我还是轮值组长,还要传原文、导读、点评责善等。
我的责任心在心,所以是不敢睡的。可是,一看家书有中断的,特别是想到,当高鹏老师传给我家书时,我的手机会有响声,会把我震醒的。这个想法一产生,结果我就睡过去了。
结合学习的原文我就反思自己,坚持不睡,死死地盯着手机等待传家书时的心,就是仁心吧。那时的心是有力量的,让自己不敢睡、不能睡,否则就影响了整个大局、就影响了所有家人。不睡的力量也是生生不息的,这个力量不是来自于自己的责任心吗?这个责任心不就是良知之心吗?而等待接到家书时的铃声震醒的想法,不是托付心态吗?不是把等到传家书的时间托付给了铃声吗?这样一转嫁,我没责任了,心里也不再等了,而是转给了铃声。结果可想而知,因为自己而影响了大家,特别是担搁了大家3分多钟的时间,心里真的好惭愧。
“仁心”与“兼爱”真的是有本质区别的,就在于有根没根,长久不长久,也就是是否生生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