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出原生家庭是为了更好地走入家庭

走出原生家庭是为了更好地走入家庭

作者: 后知后觉的蜗牛_ | 来源:发表于2022-01-06 22:12 被阅读0次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惟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哪怕最终选择回家,或为父母终老,都是根本。孩子走向独立,不管是人格(意志)独立还是心理(空间)独立,抑或是经济(物质)独立,都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而当这个分离没有完成时,这会导致各种问题。

    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在没有完成这个分离之前,我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被动的人,也是一个感知能力很差的人,需要别人主动关心爱护我并把对我的爱和付出明明白白的显露在我面前,我才能让自己放下戒备,心平气和的生活。此外,明明知道自己很需要父母的关心,但每次想他们的时候都会觉得他们是因为只爱他们的老大和老三、只厌弃我才会不联系我,所以每次想到这,内心会更痛苦也更不愿意主动跟他们联系,从表面上看我的这个思维路径是与父母彻底分离,而实质是我没有完成心理断乳,我是在用“不联系他们就是惩罚他们不联系我的最好方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情感的执念,这是在自己的的世界里强行与父母连接在一起的表现。

    为什么从小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青春期又独来独往八年的我直到26岁却还没有完成与父母的分离呢?

    首先是因为我在六个月前没有与父母或一个固定的人建立共生关系,俗称六个月前没有一个固定的照顾者,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对别人产生偏执的、强烈的、病态的共生需要,即我从你那里得不到我想要的,我就面临着被毁灭;

    其次是在人的第二次发育即青春期没有和同学朋友建立起稳定的关系。我是从16岁开始彻底自闭起来的,拒绝认识新的同学,所以那几年才会对郭闪闪那般依赖,再加上那几年与父母关系恶化、爷爷去世、学业受挫,心理系统随之彻底崩溃,心智发展就此按下暂停键;

    最后是大学期间一边自我封闭,一边在假期去工厂打工,于内于外都处于智力缺乏的环境,毕业后又承受着大龄无业的负担却选择了反馈周期长、对智力情绪要求较高的考研,自我封闭与正常的心理需求总是寻求不到契合点,于是就一次次又一个的向内发起攻击以示警戒,怎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感知能力又很差,所以对原生家庭的纠结和执念就一次又一次成为我压抑心理需求向外寻求的出口。

    我完成与父母的分离也是在我真正爱上对象之后,他就像一个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承接着我所有的开心和不开心、忧虑和恐惧,他的爱与包容逐渐让我转移了对父母的病态共生,让我成为了我自己。我真正与原生家庭分离后,第一感受是身心轻松,此外我也拥有了主动去爱别人的能力和勇气。

    只是,对于从小缺爱的人,遇到愿意给自己爱的人,总是会奋不顾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原生家庭是为了更好地走入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cd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