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书名《高兴死了》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本书究竟想表达些什么呢?高兴是一种情绪,怎么会死了呢?
看了本书的简介,才明白原来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作者与焦虑症、睡眠障碍症等多种精神疾病进行不断抗争的小故事。
说起焦虑症,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各种焦虑的行为,比如会出现坐立不安、手心冒汗、不敢面对陌生人等表现。
可真要问起焦虑症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我们普通人真的对此知之甚少,甚至认为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病吧,我们面对陌生人时难免也会感到紧张焦虑,大概是这种感觉吧。
可是,真实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高兴死了》这本书的作者珍妮•罗森向我们一一道来。
作者珍妮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躁狂症、回避型人格障碍等十几种障碍症,还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自身免疫方面也有一些问题,可谓百病缠身,病痛发作起来苦不堪言。
在书中,作者珍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们各种疯狂的感受与奇特故事,她希望“夺回生活主动权,疯狂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用它们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在作者珍妮奇思妙想的带领下,我们读到了作者如何经常要面对精神科医生治疗疾病的漫长过程、抗衡疾病突然发作时带来的尴尬与烦恼、克服心理障碍坚持完成新书发布会等故事。
面对疾病,我们通常的感受是非常苦闷难受的,要面对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生活是暗谈无光的。作者珍妮当然也不会例外,但是她却能把自己的各种患病经历、生活烦事调侃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甚至是大开脑洞的夸张描述。
或许,作者珍妮因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使她的思维异常活跃,才有她书中对各种生活琐事的疯狂描述:猜想精神科医生似是而非地诊断开药、把动物标本当作宠物放在家中、调侃飞机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可以导致精神病患者疯狂……
读后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我们会从不同的故事当中逐渐明白理解到,作者珍妮深受疾病困扰时的各种无奈、痛苦、奔溃。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自己经历一下:身体不受自己的思想控制、在别人眼中行为古怪、只有通过不断拔自己头发等自残方式才能稍稍缓解心理痛苦、疾病发作时可以不分场合随时晕倒,我们很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生命,彻底逃离这轮回式的折磨!
但是作者珍妮却一一克服过来,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疾病生活中的种种不易。
比如,书中作者珍妮独自面对焦虑症发作时的故事,由于出差需要在外面住一晚,可惜这一晚焦虑症又发作了,她失眠了。此刻她既要忍受焦虑症带来的恐惧感,又要看着自己一条由关节炎引起不断冒血的大腿,那场景想想都觉得恐怖恶心!
幸运的是,作者珍妮此刻得到了一样能让她得到些许安慰的东西,她看见了窗外美丽可爱的雪。于是珍妮冒着寒冷、忍着脚的剧烈疼痛,走出酒店边散步边赏雪,雪中她感受到了平静与安慰,也看到了雪的充满魔力的一面。
当看到自己在雪中留下的两行不对称的脚印,一边又小又白闪着亮光,另一边样子畸形还带有血迹,珍妮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是自己人生的隐喻:一边光彩明亮,总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而另一边浑身是伤,永远跟不上现实的步伐。
珍妮由深夜雪地散步,总结自己的生活是“一半洁白,一半鲜红,我很感激能有这样的生活”。珍妮面对疾病的折磨还能有如此积极的心态,是令人佩服的。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时常需要面对各种难题,解决后带来欣喜和安慰,生活总是喜忧参半的。愿我们面对困难与逆境时,也能保持正面乐观的心态,积极发现事物好的一面,坚强地过好每一天,活着就是好的。
《高兴死了》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充满正能量与奇思妙想的小故事,有待你细细品读,从中好好感受一下作者珍妮那种积极向上、不被困难所屈服的心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