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出版的《别相信直觉》这本书里,有一些理论很反直觉,也很让不鸡娃的我有了一点底气。具体是什么让我有底气呢?
大数据统计表明,一个孩子今后的发展成什么样,主要取决于他的基因。意思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孩子出生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孩子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和是否母乳喂养,是否参加夏令营,是否学习一门乐器等等我们认为的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关系不大。为什么说是大部分人,有一部分人可以随随便便定一个亿的小目标是另当别论的,还有一部分人从小被不正常的摧残也是另当别论的。
所以,父母因为没有送孩子去练字或者游学夏令营,根本不用焦虑,相比基因对孩子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是科学家长期跟踪了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家庭长大,观察了同一个父母生的三个孩子到了另外一个国家的不同养父母家里长大,结果孩子成长后差别不大,从而得出的结论。这也给我们要不要给娃买好一点的玩具,要不要为当初没有母乳喂养而愧疚,宽心了很多,给娃力所能及的环境,剩下的就是娃自己的事情了。
同时《别相信直觉》里也揭秘了,对娃教育最有用的一点,那就是“昔孟母择邻处”这个三字经的古训,它是科学的 最好了这一点,孩子在基因的基础上可以加持11%以上的效果。比较直观的描述就是,本来孩子只能做一个月薪一万的主管,在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社区后,在同等条件下孩子可以做到月薪一万五的经理,可以说影响相当大了。
意思就是,好的社区环境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好的社区就意味着优质的领居多。研究表明,在社区环境中,孩子受到影响最大的不是领居家的孩子怎么样,而是领居家的大人是什么样的,就是孩子会把领居家的大人当成自己的榜样。如果你的领居是一个科学家,你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影响,成为一个科学家的概率比较大。所以,估计孩子在学校里,老师的影响比同学的影响更大,选学校的时候好的老师更重要。
因此,这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买房子的时候,重点考虑你的领居是什么群体,选学校的时候重点考虑老师的素质,参加活动的时候重点看参加活动的家长是什么群体,这个比逼孩子去参加培训班重要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