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作者: 意趣与刺点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06:09 被阅读9次

卷二

七十六

原文

       余在王孟亭太守处,翻阅旧簏。得刘大山先生手书诗册。贺其祖楼村修撰移居云:“官如蚕受茧丝缠,郁郁惟将邸舍迁。家具无多移校易,街坊太远住堪怜。月逢庙市刚三日,俸算词林已六年。闭户忍饥都不患,只愁囊乏买书钱。”“碧山堂里老尚书,二十年前此卜庐。任防交游今在否?羊昙涕泪痛何如!颓廊有甓奔饥鼠,废圃无墙种野蔬。此日君居最相近,教余一到一踌蹰。”大山名岩,江浦人,人但知其工作时文,而不知诗才清妙乃尔。所云碧山堂尚书者,即东海徐健庵司寇,领袖名场者也。查浦先生亦有诗云:“分明万壑归东海,不到朝宗转自疑。”可谓善于推尊者矣。

译注

       我在王孟亭知府那里,翻阅旧竹箱子。得到刘大山先生手写的诗集一册。有祝贺王箴舆的祖父王式丹修撰乔迁诗:“官如蚕受茧丝缠,郁郁惟将邸舍迁。家具无多移校易,街坊太远住堪怜。月逢庙市刚三日,俸算词林已六年。闭户忍饥都不患,只愁囊乏买书钱。”“碧山堂里老尚书,二十年前此卜庐。任昉交游今在否?羊昙涕泪痛何如!颓廊有甓奔饥鼠,废圃无墙种野蔬。此日君居最相近,教余一到一踌蹰。”意思:做官就如蚕蛹受到茧丝缠缚,心中苦闷只好把府邸迁移一下。没有多少家具搬动核对也容易,街坊邻居隔得太远也值得可怜。月饷正好够三天庙会的花销,算算在翰林院领取俸禄已经六年了。关门在家挨饿都不怕,只是害愁囊中缺乏买书的钱。碧山堂里的老尚书,二十年前选择在此建造庐舍。任昉结交的朋友今天还在吗?羊昙挥涕恸哭要去哪里!颓废的连廊上有砖墙饥饿的老鼠在奔跑,破旧的花圃没有围墙里面长着野菜。今天与你居住的最相近,却叫我一到这里就踌蹰不前。(不堪忍视)刘大山名岩,江浦人,人只知道他精于写作八股文,而不知道他的诗才如此清妙。所说的碧山堂尚书,是指的东海徐健庵司寇,是功名场上的领袖人物啊。查浦先生也有诗:“分明万壑归东海,不到朝宗转自疑。”可谓善于推尊者矣。意思:分明万壑都归往东海司寇,不去拜见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可以说是善于推崇别人啊。

        王孟亭,即王箴舆,江苏扬州市宝应县人,康熙年间诗人。王孟亭的侄子王嵩高,乾隆癸未进士,有《小楼诗集》。从所记《大梁怀古》诗来看,境界颇大,有诗才。

        王式丹(1645—1718年 ),字方若,号楼村。清朝宝应人。积学嗜古,有盛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状元,授修撰。参与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皇舆图表》、《渊鉴类函》,分校二十一史诸书。因其耳聋,不为康熙所喜。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罢官归。后侨居扬州,与乡士大夫论文为乐,士多从之游。式丹工诗,田雯、王士禛皆推许之,宋荦刻《江左十五子诗选》,以式丹为首。著有《楼村集》25卷、《四书直音》1卷及《灵豆录》。

         碧山堂:出自唐朝柏贞节(或柏茂琳)的典故。唐朝晚期时,四川夔州太守(都尉)柏贞节,年轻睿智,聪敏好学,多次立下战功,受到皇帝的嘉奖受封,守卫夔州要塞。体贴民众,爱好文学,出书奏章,留传深广。隐居碧山,人们称谓“碧山学士,柏学士太守,碧山柏都尉等”。大诗人杜甫流落四川夔州,太守热情款待,结为义兄,成为诗友,谊情深远,同卧席塌,多次赠诗留墨以表寸心。如“碧山学士”、“柏学士茅屋”等。有唐朝大诗人杜甫《送柏大世兄》诗:“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后人为纪念,即以《碧山堂》为祠堂号,伊传至今,通用为柏家。

       徐健庵是康熙时期的大学者,一代名臣,他是顾炎武的外甥,也没有辜负他的舅舅,学问很好,才思敏捷,很得康熙的重用,当时清朝平定天下不久,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读书人,康熙就委托徐健庵鉴别和提拔读书人,将他们拉到朝廷这边来。正因为这样,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想方设法靠近徐健庵。

       羊昙,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市)人。东晋时期名士、音乐家,太傅谢安之甥,名列江左十贤之一。谢安去世后,羊昙大醉后,路过西州,恸哭而去。所唱乐曲与桓伊之挽歌、袁山松之《行路难》辞,时人并称三绝。

       查浦(1652-1733),浙江海宁人,著有《查浦诗钞》十二卷、《查浦辑闻》二卷、《南北史识小录》、《音韵通考》等,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关文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六十四 原文 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鸥亭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八 原文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 原文 江州进士崔念陵室许宜媖,七岁《玩月》云:“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阑干。”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七 原文 余尝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沈石田《落花》诗云:“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七 原文 辽东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陈景元,字石闾;马大钵,字雷溪。三人皆布衣不仕,诗宗汉、魏,字学二王...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六 原文 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有作用人,放之则...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四 原文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若村妇絮...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八 原文 徐雨峰中丞士林,巡抚苏州。人以为继汤文正公之后,一人而已。母丧去官,有诏夺情,不起。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 原文 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八 原文 某侍郎督学江苏,罗致知名之士。所选五古最佳;七古则不拘何题,动辄千言,引典填书,如涂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mp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