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每次做完核酸,她都会对做核酸的同志说一声:“谢谢”。做核酸的同志也会回一句:“不客气”。
就这样一句话,让我对这位朋友一下肃然起敬。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做核酸已经成为常态,普遍一周两检,学校是一周三检,核酸检测已经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尽管多次参与核酸检测,但还从来没听一个人对检测核酸的人员说一声谢谢,我本人也是没有这种意识。例行检测已经让我们养成习惯,机械的接受服务,却从来没有去考虑检测人员的辛苦和付出。是啊,检测人员大热的天也要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一坐就是半天以上,在室外检测的还要接受日光的照晒,那真是又累又热。他们的辛苦我们都看得见,他们的付出应该得到尊重。而更多的人,只是享受服务,却没有心怀感激,更没有刻意的表达。只有这位朋友想到了,并做到了,所以更让人肃然起敬。
著名文学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素养体现于细节,细节体现素质。一句在别人意识不到、也可能认为根本不需要的“谢谢”,足以显示这个人的素养有多么超前,它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就是为别人着想的良知。所以觉醒良知,把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感激的谢谢、欣赏的赞美简单地放在心里,时常挂在嘴上,时时温暖他人,滋润自己。因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2022年9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