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结果和惩罚性结果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然结果,而不是惩罚性结果,怎么理解呢?
莎莎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经常忘带午餐便当。第一次没带,莎莎妈妈给莎莎送过去,妈妈提醒莎莎下次记住,但第二次,莎莎仍旧没带,妈妈还是给莎莎送过去。等第三次没带的时候,妈妈选择不去送餐盒,让莎莎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这就是自然结果。妈妈多次提醒莎莎带餐盒,但莎莎没有做到,直接的后果就是饿肚子。
那什么是惩罚性结果呢?
莎莎总是没带餐盒,妈妈说,因为你没带餐盒,让我多跑了一趟学校,所以,晚上的动画片没了,睡前故事没了,周末的游乐场也没了,还得打一顿。
这些结果跟莎莎没有带餐盒毫无关系,这是惩罚性结果。
惩罚性结果不能解决莎莎忘带餐盒的毛病,只会让莎莎恐惧害怕。
别问孩子“好吗”“行不”
我一直认为,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家里不能父母专政,应该留有一点选择余地给孩子。
因此,我经常问:
“桐桐,去吃饭,好吗?”
“桐桐,起床了,行不”
这种方式极其恶劣,这会严重损害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如果桐桐回答:
“不好,爸爸,我还要看一会动画片”
那是不是很尴尬,我能怎么办?仍由她看动画片吗?还是拿起做爸爸的威严,一把拎起孩子,把她拖到饭桌前呢?
显然都不合适。
我们是成年人,孩子只是一个3岁半的小朋友,试问,谁更有选择能力?当然是我们啦。如果我们更有选择能力,却把选择能力交给一个没有能力的三岁半小孩,是不是很愚蠢?
所以,生活中很多事情,类似于吃饭起床等等毫无疑问的事,父母完全可以霸道一点,专制一点。
制定家庭规则
大家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给孩子制定规矩。
但或许你会说,我们家孩子还太小,不太懂得规则,我以前也这么觉得,我觉得没必要给我6个月大的儿子养成什么规矩意识,毕竟儿子连话都不会说。
不过,当我看了《不吼不叫》这本书后,作者说,即便是几个月大的宝宝,也需要制定规矩。
比如,9个月大的珊珊学会了爬行,经常趴到猫猫的碗边吃猫食,作者就抱起孩子,坚定地告诉姗姗,不可以吃。第二次,姗姗还是爬过去吃猫食,作者再一次抱起孩子,坚定严肃地告诉姗姗不可以吃。第三次第四次,莎莎还是如此,则需要作者保持耐心,因为帮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过,更好的办法,是把猫食放到其他姗姗拿不到的地方。
此外,对于那些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喜欢检验规矩。
比如我们家,我们制定了一个规矩,饭前要洗手。
桐桐则会去挑战规矩,如果她不洗手,会怎么样呢?
如果不洗手,爸爸妈妈就不给她饭吃,但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换成是爷爷奶奶,即便不洗手,也能吃饭。
于是,桐桐得出一个结论,对于饭前洗手这个规矩,在爸爸妈妈那边必须执行,但在爷爷奶奶可以不执行。
说这个故事,只是想说,一旦制定了某一个规矩,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是选择,而不是威胁
“桐桐,你要吃面还是馄饨?”
“爸爸,我要吃馄饨”
这是一个选择。
但如果换成这样,就不是选择,而是威胁。
“要么你离开公园,要么我离开公园”
“你有一个选择,要么乖乖坐在安全座椅上,要么只能坐地上”
我们会声称自己是一个民主的父母,会给孩子选择权,其实,就是打着民主的旗帜去威胁孩子,让孩子顺从。
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我坐在电脑前工作,桐桐跑过来,吵着让我陪她玩,我的思路被打断了,非常生气。
“桐桐,你打扰爸爸工作了,爸爸很生气,你让爸爸好好工作,好吗?”
我以为桐桐会识趣地离开,但并没有,还是吵着嚷着要我陪她玩,我更生气了。
后来回想一下,这并不能怪桐桐,而是怪自己没把话说清楚。
什么叫“让爸爸好好工作,好吗?”,对于一个三岁半的小屁孩来说,一脸懵圈,完全不知道爸爸说的“好好工作”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应该这么说:
“爸爸正在工作,你先去玩你的芭比娃娃,好吗?”
这会桐桐听懂了,爸爸是让我去玩芭比娃娃,因为爸爸需要安静地工作。
当你老了,回顾自己的一生,却发现记忆是模糊的,你不知道自己二十岁在想什么,三十岁想什么,四十岁想什么,五十岁想什么,最后只能来一句:这辈子白活了。你怕吗?我很怕,所以我开始写作,用写作来记录我的生活。
你或许目前没钱,学历也不够,能力也一般,却也想跟巴菲特一样做投资赚钱,但很难,不过,写作却可以做到,因为它成本很低,门槛低,收益却不小。
你或许觉得,写作这事,那是作家干的,我一个普通人怎么能写呢?我顾晓东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高中语文从来没有及格过,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只能像挤牙膏一样,挤出100个字,但我现在已经日更三年,每天1000-2000个字,没有一天中断过。
现在有一个优秀的写作社群007,可以帮你养成写作的习惯,我就是从007开始的。写作是一件很酷的事,来,跟我一起做酷的事。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0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