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

作者: 程默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1:39 被阅读0次

那天带儿子到图书馆玩,也不知道儿子是出于什么心理非要让我借本书不可,我也没什么特别想看的就凭脑袋里闪出来的一念拿了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我知道自己在前段时间在新世相的公众号里听到马思纯朗读了那篇非常出名的《我与地坛》,还讲了一些与史铁生老师的故事,我当时听得特别有感触。虽然我在上学的时候学过《我与地坛》这篇课文,可现在一点印象都没了,所以就想着有时间再好好看看。我想正是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那天才会看似无意其实有意地选了这本书。

书在上个月就看完了,可我现在才动手写感受好像有点迟了,当初看的时候有过很多的想法,现在都快忘光了,赶快把脑海中仅存的这点印象记录下来。

给我感觉整本书前半部分的基调是比较低沉,还稍微有些压抑,记录的是作者刚生病是的状态。后半部分就明朗了许多,叙述作者接受自己生病的现实,并寻求继续生活下去的途径和门道。不得不说史铁生老师的一生确实很励志。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描述他与母亲的那些片段。可能以前在读的时候我也会被感动过,不过应该没有像现在这样体会深刻,因为如今的我不仅年龄增长了,社会身份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年龄的增长让我更加明白了我母亲对我的那份爱,身份的变化让我理解了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爱。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我儿子生病了,我和老公又几个晚上轮流值守,怕孩子半夜高烧起来。我在看孩子的时候也会顶着瞌睡看几页书,那时候真是更能体会到史铁生老师的母亲在儿子得病后那种痛苦与复杂的内心。想象着那位妈妈,就那么在角落里偷偷地看着儿子,那真是一种煎熬。令人遗憾的是史铁生老师体会到这一点时他的母亲已不在人世,可想史老师有多大的悔恨。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多次的看到对母亲的趣事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种遗憾是他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文中最感人部分应该就是那段问天吧,他问老天为什么要那么早就把他妈妈带走了?老天回答说他的妈妈这些年过的太苦了,带走她是为了让她少受点苦。

看着好心酸啊,看着我都哭了。我想每个读到它的人都能想到自己的母亲,都会想赶快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这就是《我与地坛》的力量。

整本书我最喜欢有母亲出现的那些章节,那篇《合欢树》也特别感人,让我印象深刻。其他的篇章尤其是后边那几篇,我有些看不太懂。

相关文章

  • 《我与地坛》

    那天无意间看到米喜老师写《我与地坛》的读后感,其实巧了,这段时间我也刚好在读史铁生,读《我与地坛》。米喜老师的文章...

  • 《我与地坛》读后感

    带着一丝震撼,读完了这本书。史铁生先生,身残志坚,写下了这么多关于生命的思考,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与内疚。是文字,为...

  • 我与地坛-读后感

    对于这本书一开始是在读书的时候接触的,但是我当时对他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我只是把它当做是一篇课文,一篇可能会做为阅读...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正值青春年华才21岁的史铁生,因病双腿残废,曾经三进三出友谊医院与死神擦肩而过。生活给了他太多苦难。最后他只是淡...

  • 《我与地坛》读后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吗? ...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是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

  • 《我与地坛》读后感

    一个充满情缘之处——地坛。 历尽沧桑的古园,失魂落魄的汉子,亘古不变的,火红的太阳以及那永久的,难以忘记的回忆。看...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暴风雨之夜,非常适合用一本书来平复狂躁不安的内心。我选择了《我与地坛》,细腻的文字、平缓的语调、朴实的情感...

  • 《我与地坛》读后感

    印象中《我与地坛》留给我的关键词是“史铁生、轮椅、坚强活”。 而于现在的我来说,反而是“母亲、欲望、写...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此去经年,你的忧伤感悟温暖了我的视线——“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地坛》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ro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