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仕读商业之《营销的12个方法论》20
营销的12个方法论之九借势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
即使有聪明才智,也要乘势而为;即使有好的农具,种田也要趁农时。用今天的营销语言来翻译,就是即便你有特别厉害的产品,你也需要等到需求的风口。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品牌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都需要找到“火箭”借势,才能快速实现指数级的增长。
一、能解决冲突的人,才是我们要借势的巨人
借势就是纵然我们无法复制他们的成功,但是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模式和方法。成功从来不是缺机会,缺的是方法,缺的是奇招。借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但判断谁才是我们的巨人,只有一条唯一的标准:巨人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冲突。
二、借——让100万元看起来像10亿元
“借势”说白了,就是蹭巨人的流量,借巨人的光环效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仅是为了提高眼界,更关键的是,能让万千大众看见你的存在,要和巨人产生关联性。
大家为什么要抢着和巴菲特共进午餐?
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美国人看到黄峥和巴菲特的合影,内心的防线估计也退了两公里。叶茂中冲突营销在为真功夫寻找冲突式符号的时候,希望能通过借势的手段,快速解决品牌传播的冲突,让消费者第一眼就感受到真功夫的品牌价值。特别是与西式快餐的巨头抗争的时候?就不能只是停留在产品层面思考必须上升到精神层面,寻找能够借势的文化符号。于是,就找到了最能代表中国功夫文化的符号——小龙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