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这本《小王子》可谓是家喻户晓。同时,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唯一读过三遍的书,分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每读一遍,我都会做摘录,而每读一遍,我也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次为什么又一次读到它?可能是因为最近在看的康辉的《平均分》吧。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他以浓墨写了他阅读这本书的感悟。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部《红楼梦》,看过他写的,让我再一次选择了重新阅读《小王子》。
谈到《小王子》,这本书应该是很多年前,还是在我最喜欢的书店斥“巨资”三十几块钱买的,是中英法三种文字的。当然,我只能看懂中文和一些英文,至于法文嘛,只有欣赏字符美喽。下面做了一些摘录,我在每一段(句)后面直接写上感受,如下:

1、我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一个真正谈得来的人。
感受:刚开篇,看到这句话,很震撼,就摘录了下来。
2、我之所以要跟你们一五一十地介绍B612号小行星,还把它的编号也讲得明明白白,完全是为了大人。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你跟他们讲起一个新朋友,他们总爱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 他喜欢玩哪些游戏? 他是不是收集蝴蝶标本?”他们问的是:“他几岁?有几个兄弟? 他有多重? 他父亲挣多少钱?” 这样问过以后,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你要是对大人说:“我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上停着鸽子……”他们想象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
他们马上会大声嚷嚷:“多漂亮的房子!”
感受:大人们是多可悲的啊,我们都曾是孩子,只不过一些人从孩子的童真走向成熟,但是仍然保有一份纯真,而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忘了童真,走向了世故。康辉在他的书《平均分》中,曾写道:“在我看来,成熟和世故是有很大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成熟无论经历何等风雨,依然会用一种纯净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只不过,我会比年轻时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多,看得更深更广。而世故,则完全是站在自身利害的角度,始终以一种趋利避害的态度来看待世界,看待一切的人和事,慢慢地,你的眼睛就会变得越来越浑浊,看到的世界就会越来越浑浊。当人们看这个世界的目光变得很浑浊的时候,这个世界还会变得美丽,清澈吗?”
那天看青年文摘的公众号,题目就是标题党,为什么许多年轻人月薪很低,却一定要留在大城市。里边罗列了好多好多知乎高赞的诱人的理由,主旨就是在告诉你,应该去大城市,这样才会更有发展。读完了以后,我简单刷了刷大家的评论,只看到了一条,那个人说:“但是我觉得基层更需要青年人去支撑和建设啊,翻过脱贫攻坚大山,继续奋斗乡村振兴。”我给这条评论点了个赞,然后写了个长长的评论,原本以为设置为精选留言以后,也会因为评论太多而几乎无人问津,后来看见,我的评论已经点赞上了前几,让我有点吃惊,也让我更加坚信了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是未来。将当时的部分评论截图如下:

3、孩子应该对大人多多原谅才是。
感受:大人也应该向孩子多多学习。
4、忘记朋友是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有过一个朋友的。
感受:是啊,大人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朋友的标准往往和利益相关,大人们很可怜,他们很少有过真正的朋友的。鲁迅先生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有知己呢?
5、我的朋友从来不跟我解释什么。他大概以为我是跟他一样的。可是,很遗憾,我已经瞧不见箱子里面的绵羊了。我也许已经有点像那些大人了。我一定是老了。
感受:看到这句话,感觉作者有点难过,他一定是认为有些丧失了那份纯真了,但是可贵的就是他有着一种自我的反省,而世故的人,鲜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还是个孩子。可贵!

6、“你知道……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
感受:对于我,自己一个人漫步在校园里的时候很喜欢看日落,不是忧伤,而是觉得看日落的时候,特别安静,静谧。
7、花儿是纤弱的,天真的,它们想尽量保护自己。它们以为有了刺,就会显得很厉害。
感受:有时候,感到我们人其实是很厉害的,对于动物和植物,可以主宰它们的生命。但是有时候,又感觉我们人类其实很渺小,一场天灾,就会丧失不知多少生命。同理,在植物界也是一样的,有的植物认为自己很厉害,长了很多刺,别的小动物不能吃掉它们,但是它们对于人这种可怕的生物来说,还是进化程度不太够的,人还是掌握着它们的生杀大权。但是小王子怜悯了它!

8、如果有个人爱上一朵花儿,好几百万,好几百万颗星星中间,只有一颗上面长着这朵花儿,那他只要望着许许多多星星,就会感到很幸福。他对自己说:‘我的花儿就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
感受:天啊,多浪漫!
9、看她这个人,应该看她做什么,而不是听她说什么。
感受:行动派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列宁曾说: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10、得让每个人去做他能做到的事情,权威首先得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感受:设定一个标准的前提首先要合理,“以人为本”才能更长远。
11、审判自己要比审判别人难得多,要是你能审判好自己,你就是个真正的智者。
感受:“人啊,认识你自己!
12、“只有驯养过的东西,你才会了解它。
感受:这里的驯养,不应该是那种上对下的压迫和附属的关系,而更应该是那种和谐共处,更像是朋友,或者是你付出了时间、技能、精力等去做的事吧。那样,它就是独一无二的,你也会对你“驯养”的一切,有了最深入的了解。

13、“人们也没有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他们总到商店去购买现成的东西。但是不存在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们也就不会有朋友。
感受:去物质化,去利益化,才是朋友的本真吧!
14、“最好你能在同一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下午四点钟吧,那么我在三点钟就会开始感到幸福了。时间越来越近,我就越来越幸福。到了四点钟,我会兴奋得坐立不安;幸福原来也很折磨人的!可要是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没法知道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还是得有个仪式。”
‘什么叫仪式?”小王子问。
“这也是一件经常被忽略的事情,”狐狸说,“就是定下一个日子,使它不同于其他的日子,定下一个时间,使它不同于其他的时间。
感受:这里面,我特别赞同“仪式”的定义,读了几遍,感觉很有道理。一些典籍及现如今的百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都太官方,但是这个定义,我觉得最通俗,最能让人理解。
15、“当你在夜里望着天空时,既然我就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既然我在其中一颗星星上笑着,那么对你来说,就好像满天的星星都在笑。只有你一个人,看见的是会笑的星星!”
感受:快抬头看星星啊,小王子就在上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