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阅读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从坚实的科学性和温暖的人性出发,作者在本书中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引领我们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作者通过清楚的逻辑,让我们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并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018-03-23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一场辩论赛或音乐会结束时,前排的赞赏者起立鼓掌。紧跟其后具有同样感受的人也起立鼓掌。然后,起立鼓掌的浪潮波及到了未受鼓动者,他们也从舒适的椅子上站起来,给予礼节性的喝彩。即使这时候,他们依然想坐着。
成为少数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
这一从众的场面可以引出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人们的行为常常如此一致?
人们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从众心理?
谁更可能抵制从众心理?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从众是好还是坏这个问题,没有科学的答案,这恐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01
试想一下,作为人群中的一份子,当你为一个赢得比赛胜利的漂亮进球而欢呼时,你是不是在从众?
或许是,或许不是。
这里的关键在于,当你脱离群体时,你的行为和信念是否仍然不变。也就是说,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球场上,你依然会欢呼,那么便不是从众。反之亦然。
因此从众,是指个人受他人行动或信念的影响,而作出的改变。
每个人都要穿西装来参加正式活动,而你并不喜欢西装。那么这时候如果你不穿,又会显得太过随意。此时的从众由外在力量引起,就叫做顺从。如果这种顺从是由明确命令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
而有时候,比如所有人都在喝牛奶,成千上万的人包括我们在内,都认定牛奶是有营养的。那这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2018-03-2302
一名美国人在德国一所大学作长期访问时,第一次去听演讲。演讲结束,当他举起手准备鼓掌时,其他人却开始用他们的指关节扣敲桌子。
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不满意吗?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演讲者公然表现如此粗鲁,而且,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
这一定是一种德国式的喝彩方式!于是,他也加入了叩敲桌子的大合唱。
人们在公开作出反应或遇到难以决策的任务时,通常从众程度比较大。
这一行为的心理动机有两种可能:一是想被群体接纳或获得人们的赞赏,称之为规范影响。二是在看到别人行为时获得了做出同样行为的证据(如德国式喝彩),称之为信息影响。
2018-03-2303
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压力的重要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的时候,或许并没有到生死相随的地步。但两个家族之间水火不容的对立将他们的感情推上了至高点。在家族的强权下,他们对家族的反叛也达到了顶峰。
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力量,不会任由外力的推动。这种心理恰恰形成了我们对从众的抵制。
当社会强制变得非常明显时,人们常常表现出逆反心理——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蔑视强制力量。
而当个体与周围其他人太不一样时会感觉不舒服。但是,至少在西方文化中,如果个体与周围其他人完全一样的话,也会感觉不舒服。比如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希拉里是个很流行的名字,而当希拉里·克林顿成为名人后,这个名字就显得不那么有独创性,人们也用的少了(甚至在她的崇拜者众也是这样)。
“只有当个体与众不同时,也只有以这一种方式,个体才会意识到自我”(麦圭尔)。
如果在一群白人女性中有一个黑人妇女的话,她会注意到自己是个黑人;而当她与一群黑人男性在一起的时候,她会注意到自己是位女性。这个有趣的点就在于,我们大家都希望与众不同,并关注自己的与众不同。
我们要求不只是与众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
我们生活的社会上,既有“个体主义”不从众的观念,也有“社区精神”团结一致的理论。而阿米泰·埃齐奥尼(美国社会联合会主席)则鼓励我们平衡这两种精神。
“认可团结一致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自己”。
你在生活中是否经常从众呢?如果是的话,不如多关注一点自己的与众不同。要做个万里挑一的人,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今天的书,就读到这里啦。
2018-03-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