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这两个字的来源,自古没有具体的解释。根据传统的说法,“华”是华美,“夏”是伟大—华美而伟大的文化,就是“华夏”,这乃是当时中原自以为是优越文化的宣传。
在前面已经说过,夏后氏如何在尧、舜、禹三代建立了一个长达二百年左右的权力中心;而东方则是以渤海地区和山东半岛族群代表的五帝之后。傅先生也指出,周人以偏居西方的小国,挑战中原的商人;他们遂攀附商代以前的夏后氏,作为自己的祖先,以建立政权的合法性。从我们前章讨论的发展脉络来看,傅先生的解释有相当的依据。至于“华”字究竟代表什么,也只有从“华美”这个词下手。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则提出,“华山玫瑰燕山龙”的口号,指出关中地区发展的仰韶文化,对中原新石器文化而言,是个相当重要的源流。
华山高耸在中原和关中的交界处,据说山形如一朵花,因此被苏先生称为“玫瑰”;相对而言,“燕山”(红山)文化是渤海地区古代文明重要的成分:红山文化的玉龙代表了东边一系列的古代文明。
与“华夏”这一名词相对应的,则是“中国”一词。此处的“国”字,指的乃是“范围”,范围之内的地区,就是“国之中”,简化就称为“中国”。先秦时代,“中国”一词使用的定义,大致而言,“中央地区”的意义远比“中心国家”为常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