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对家长的“怎么办”?教师应该“这么办”!

面对家长的“怎么办”?教师应该“这么办”!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2-02-10 21:56 被阅读0次

    《初中班主任的10堂家长课》

    让家庭教育回归常识

    焦晓骏

    从家长会,家长学校到家长课

    初中家长课的三重任务——

    一是传播前沿教育理念(班主任首先深入学习,充分认同)

    二是倡导科学教养方式(班主任要积累案例、善于分享)

    三是交流典型问题解决(班主任要集思广益、讨论领悟)

    家庭教育要回归常识

    常识一: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父母有直接的关联。(孩子的智力与遗传基因正相关)。

    一个孩子优秀与否,首先是其父母决定的,而品行的高下取决于其家庭教育。

    “优生”不全是教师教育出来的,所谓“差生”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

    当我们提到傅聪,会想到这位钢琴大师的父亲傅雷,而不会去关心他的小学和中学老师是谁。孩子是他父母的杰作。

    一个孩子举止文雅、善良有礼,我们会说他富有教养!

    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懈怠懒惰……肯定和家庭教育有更大的关系。

    对儿童成长起作用“六大力量”——家庭、教师、学生集体、本人(自我教育)、书籍和街头结交。(苏霍姆林斯基“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

    法国一项社会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影响只有15%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孩子的成功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关系。唯一和孩子成功有因果关系的是家庭。什么样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就会塑造什么样的孩子。

    促进学生成长的背景因素占80%,教师作用占13.34%,学校作用占6.66%。背景中,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等占60%,学生原来的知识和兴趣等占40%。

    常识二: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不是学习的机器。

    工业时代是知识驱动,是知识的竞争;数据时代是智慧驱动,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工业时代教育追求标准化、规模化;未来的教育必须追求个性化、特色化。

    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

    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否则他们未来无法和机器去竞争。

    常识三: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父母,而是正常的父母。

    高标准严要求的完美父母,他们同样剥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空间。

    较偏的成才观

    极强的控制欲

    过高的焦虑感(不能没有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不能走弯路)

    最好的父母应该是“刚刚好”的父母——

    允许自己不完美(无需表现的无所不能,而是真实的展现自我,做错了示范能真诚道歉。)

    允许孩子不完美(鼓励孩子发挥优点,不放大孩子缺点。要学感兴趣、有天赋的课程,引导提高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在关爱中成长。)

    允许生活不完美(放下权威,树立榜样,像朋友一样互相信任、关心,给予彼此独立的空间。与孩子共同坦然面对、交流各种困难与挑战。)

    常识四:  健康第一、学业第二。

    人生使命: 成长——发展——服务

    健康第一

    生理:  肥胖(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肾病)、近视(小学36.0%、初中71.6%、高中81.0%)

    心理:  多动、易怒、品行障碍(逃学,偷窃,攻击)、自闭、抑郁、自残、自杀(女生比例高)

    学习第二

    方向:  益智(怎样才能增长技能?)、养性(最好的管理是促进自我管理,好习性不是吼出来的)

    努力:  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常识五:  学习是情绪导向而非逻辑导向

    在做理性判断时,有一小部分大脑在活跃(不到5%),并且会在理性思考时将大脑处理的信息传递全身;

    但是游走于全身的另一套是非理性、情绪化、潜意识化的第二套神经系统,这套系统影响了我们多大90%的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家长的“怎么办”?教师应该“这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yo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