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落幕,三年级画上了句号。惊叹于孩子们的呈现,我真切地看到了他们一点点绽放的历程。越来越臣服于课程之美,臣服于生命之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其实跟孩子相处,不用拘泥于条条框框,你只需把他们装在心里,然后跟着直觉走就好了。在每一个当下,直觉会告诉你怎么办。当然,直觉只会在喜乐平和的时候出现。如果我们被情绪淹没,直觉就消失不见了。
教育总是离不开对“人”的设定,人是教育的根源和起点,对于人的认识,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逻辑前提。我发现,施泰纳给的关于课程的实践建议,其实是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对自己的认识正从混沌懵懂走向清醒客观。
那么,孩子的本质是什么?——发展中的儿童,成长中的人,他们每一天都是全新的。 因此老师要把孩子装进心里,把孩子的样貌装在心里。一年级什么样,二年级什么样,三年级什么样。即便一开始我们只是记住了那些“词汇”,等真正和孩子遇见的时候,死的词汇就会变成鲜活的图景,这个过程里,我们就进步了。
我终于穿越过了我的三年级,难忘,充实,满足,丰盈,这回我是真的有信心走到八年级了,不是自大,不是乐观,而是我看到了作为一个人的所有可能性。之前,我不太相信真的能做到,现在,我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一切皆有可能。
我给每个孩子写了一封信,信里记录了我们在一起的点滴故事,也提出了我的期许。我并不苛求每个孩子变得完美,我更看重他们是否发展平衡。
最后一天,当我说到“这是三年级的最后一次晨圈”时,教室里静极了,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教室里萦绕着。
两周后,我们将走出去,更有意识的去看“我的周围有什么”,以及“我在哪”,这些会非常落地的告诉孩子——自己的定位。 如果每个人都清晰了自己的定位,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更有序,更美好?
那天老师们坐在一起排课表,黑板上小小的格子里,填满了四个班级,大家踊跃积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了工作!那个时刻,我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这么全心全意地投入,之所以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是因为我们在做自己作决定的事情!我是自愿的,不是别人强迫我的!
闭上眼睛,深呼吸~每个人都带着满满的爱,投身新学期!两周后见!
亮亮 2020/8/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