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是只为享受泛泛而读,还是为有所得写下文章?
以前年少不知愁滋味,总觉得书不够看,脑海似乎馋得要命,永远需要吸收。
目前在我,痛,脑病时刻来侵袭。已经容纳不了千奇百怪,再看下去甚至会有呕吐的感觉。
这一刻决定放下,所有的书看过就写完,疯狂的爱恋一场,过后就扔得干干净净。
似百鸟不沾天空之青,不染海水之蓝,只翱翔于天地之间,应做如是读书观。
正如堺雅人在《憧憬的日子》里的最后一篇中写道:已经用完的剧本,全部扔掉。重要的东西,不用文字记录也记得清清楚楚。与其翻阅旧的,不如把手上的多读一遍,把当下的剧本弄得破破烂烂,所思所想都填上去。作为剧本,它也会感激你对它的耳鬓厮磨。
是的,我打算学堺雅人似的读书,看完记下就扔掉,珍重当下。
堺雅人的这本书,让人惊喜。
不愧为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系出身的,文字灵动幽默,结合他演绎生涯中的所思所想,小事中蕴藏着大哲理。
东方的哲学含蓄隽永,听他娓娓道来,不知不觉踏入深山,大有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静谧和悠然。
来让我们走进演艺家的内心世界,窥探他作为演员演技和心态的那份神采,是否值得我们赏析和借用~
01.
食:中国是“能让人吃得饱饱”的地方。
因为拍摄电视剧,雅人叔来到上海。三年前也因工作来到过西安,在西安的最大感触是“饭菜太好吃了”,在上海最大的感触也是“饭菜太好吃了”。仅在上海逗留五天,体重却胖了四公斤。
自助早餐,每一种的摆放空间都无比宽敞,尤其是中餐区,其丰富程度令人咂舌。……自助午餐,感觉又加上两三家中华料理店一起上餐,整个人从气势上已被彻底压倒。夜里更是闲不住,经常有人带着去吃美味的上海大闸蟹之类的。这种情况下,不胖是不可能的。
听雅人叔不偏不倚的一段评价,令作为看官的我极为舒适。中国一直是这样好客,吃的也许没有日式那么精致讲究情调,但分量和种类绝对能满足你,谁叫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谁叫我们地域辽阔,谁叫我们历史悠久老百姓勤奋呢……
看看欧美老外和韩国人到中国的瞠目的景象,物价便宜,水果任吃,高铁快捷,山川异域,风光旖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更何况法制清明,安全文明。
实在是太为宜居的国家,只要你不怀着坏思想,每天想着吃什么,到哪里玩都让你费尽思量了,难怪如今美国对我们虎视眈眈。
“美美地饱餐美味的食物”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根基。
“你吃饭了吗?”作为招呼语,对一个承继着大唐帝国血脉的国家是很合适的。
02.
静:给我安静地工作吧,混蛋
《染血将军的凯旋》杀青,雅人叔扮演的是一位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中心的主任。在他学习医生表演,观看记录时,看到的仅是平静无奇、默默进行的救治工作。而作为戏剧化的怒吼、喊叫等要素一概全无。
雅人叔不禁大失所望,这可拍不成电视剧啊。
在事后从医生那了解到,其实这“平静”的背后,有着“激烈的斗争”,手术室里存在着两股相反的力量:“大胆”与“谨慎”时刻抗衡着,在毫不犹豫地进行救助的同时,必须时刻对自己的判断保持怀疑精神。
热情与平常心,决断与踌躇,自信与怀疑,这样一对一的力量完美保持着均衡,才展现出“平静”的气氛。
这份寂静让人浑身汗毛竖起。
医生身上的这份“静寂感”其强度恰好能够抵消不断轰鸣的警报声,就同肾上腺素与乙酰胆碱相互抗衡而形成的“平静”的兴奋状态一样。
读到此处,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静水深流”,表面平静无波,内里波涛汹涌。不由得想到最近的高考,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每一个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内心不可能不复杂吧,考场上,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保持猎鹰般的敏锐冷静。
作为第一道关卡,绝不是像其他考试那样只检核你知识点掌握了没有,而是想尽各种刁钻角度,把你淘汰出门,毕竟人太多了,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公平。
所以作为一个高考生,一定要有像拿手术刀医生那样天人交战的“寂静感”,因为这是人命关天,是你自己命运的人命关天。
我个人的感受是:在第一场语文考试时喝点咖啡,就如同我们平常写作一样,要把情绪调动起来,文思泉涌。然后凭借理性压制,让两股不同的力量相互抗衡,造成“死一般的寂静”。
考场上,给我安静地工作吧,混蛋!
让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来得更猛烈些吧!
03.
品:如何演绎出品行优雅?
从《诗经》从寻找答案
雅人叔在演绎《笃姬》中的将军时,被导演要求“充满激情,但要品行优雅”,叔犯愁了,怎么才能做任何事都散发出优雅的风度感。
不说自己是彻头彻尾的普通庶民出身,无从了解家世良好的人们生活。且说去模仿,但在身份制度已然消亡的当今,“高贵门第”的家世及教养似乎是遥远另外一个世界的词汇。
叔每天都在思考“品行”。直到他看到原型家中悬挂《诗经》中的——思无邪,他心念动了。
如果能将所扮演的将军刻画为“思无邪”的形象,就毫无问题了。
做任何事并不要求回报,不含有自我或利己的算计,对别人的评价“那个人好优雅啊”也不会窃喜。总之,这份毫不介怀的淡泊气质,才真正让人感觉“那个人品行好优雅”。
孔子曾曰过:《诗》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即将这一句话当作是对整部诗经的评价,意思是“诗经中“坦荡荡”的部分是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叔接近悟道的感觉。“坦荡荡,思无邪”才是一个品行优雅的最好表达方式。
孔子也说过:不读诗,无以言。就是说,一个人不读诗经,说话怎么会有文化和修养,都不屑与之交谈。这是国内书上对这句话的解释。
但是叔的解读是因为《诗经》具备“思无邪,坦荡荡”的气质,正是有了这种坦荡荡的气质,才可以交谈下去。
换而言之,“不读诗,无以言”就是“不坦荡,无法谈。”
叔作为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系的学生,四书五经没有白读,而且还读得相当深邃。
04.
钝:微微迟钝,有毅力类型的较易顺利
叔说自己是非聪明机灵类型的人,微钝对于他来说如鱼得水,同时也是他工作不顺利是的推脱之词。
“没关系,对于舞台剧演员,微微有些迟钝反而刚刚好”,他经常这样安慰自己。因为演员是被动型职业。一切按照规定来办。等待也是家常便饭,重复相同的事情一遍又一遍,最后费尽心思发挥出的演技,结果在画面上只是黄豆粒一样大小的形象。
有意或者无意的”钝化“,这种轻微的麻痹能够很好的保护作为演员的耐性。
实际上我觉得写作也有类似的心境,因为写的过程并不是灵感常有,多数时候只是苦闷地在爬格子。也时常怀疑,这句话写出来有意义吗,我写的别人能看懂吗?
如果有太为自尊的心情,很容易放弃。相反带着一点钝性来写,也许就能成篇。
05
形:塑造角色,可以从形象开始;
控制心灵,可以从控制呼吸开始
“塑造角色"这个词汇指代的具体是什么,在登台排练或者开机拍摄之前,凝视着剧本冥思苦想,其实很没着落。
说实话,不实际尝试一下,是无法把握登场人物的情绪的。
比较这些,塑造外形就令人安心得多。比如导演要求蓄胡须,就好办得多;为了角色而减肥或者锻炼肌肉,必定令演员高兴。因为努力去塑造角色的心灵相比,努力塑造正确的形式更容易上手。
心灵限于呼吸,控制心灵很困难,但控制呼吸就相对容易。通过呼吸来调节心灵,让心灵获得宁静的效果。
人的心灵犹如参禅一样深邃悠远,但即便如此,从小处开始一点一点去把握。演员,就从外形开始塑造吧。
06
初:每个阶段的初心不可忘
二十岁时有二十岁的心境,三十岁有三十岁的心境,每个阶段的演技都是人生初次体验,须抱着新人的心境去排演。
最好先认定其不能通用,放弃它,重新选择新的方法,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记得《金刚经》开篇这样写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样经典的经文教导人们,也仅是从吃饭、穿衣、洗足开始。不论后来演变的多复杂,到头来还是吃饭穿衣这等初心。
作为写作者而言,时时回望自己的初心,当初不是只为流淌自己而写吗?不是只为写而写吗,管他什么评价,管他什么章法。
任何时候,抱着初心去体验吧。
07
住:我被山中的云烟吹到了吗?
拍摄《两个穿运动服的人》,现场在森林环绕的山庄之中。
令人已习惯山中清冽紧绷的空气,下山之后总觉得东京的空气过于松弛。
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深山之中,究竟要做些什么?回答就是“住”。
注:这是堺雅人首部随笔,汇集了他2004-2009年创作的随笔50多篇。我只挑了一些,随手记录一下。
雅人叔说,你们随便拿来用,弄得破破烂烂也没关系,他只感到无比欣慰。
雅人叔的谦虚和亲切,文中字里行间可见,荧幕上更是直观。看了他的书后,再看他的剧,似乎可从他脸上窥探思想的侧面,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本书就到此为止了,他还有一本《健康的日子》,没有借到。等机缘巧合下次再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