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离家,好多年就这么过去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日子有些重复,生活一直比较颠簸。不变的是每次回老家总要带上很多干菜小菜,直到装不下。
小时候家里很穷,基本没买过零食,母亲喜欢晒些小菜给我们吃,当零食也当下饭菜。在我们那里晒干的瓜果都叫"皮",比如南瓜晒干了叫南瓜皮,还有黄瓜皮,桃子皮,萝卜皮......蔬菜晒干了叫腌菜,亦或是盐菜(不得而知)?比如白菜腌菜,萝卜腌菜,包菜腌菜,豆角腌菜等等,即使并没有腌制的程序,也没有加盐。
母亲晒小菜会加糖、盐、还有辣椒,小时候糖精代替了糖。那时候没觉得味道多好或多坏,闲了没事吃一点,实在没菜了吃一点。然后吃过别人家的小菜后,我们几姐妹都想问,为什么我们家的小菜总是超乎想象的咸。特别是母亲腌制的腊肉腊鱼,是真真的能当盐一般用来炒菜的。
小时候羡慕别的小孩能去店里买糖果,一直不爱这些冒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瓜果皮类,只是没有糖果吃,也就会吃上一些了,没有菜时,这些也就是下饭的菜了。
这些年,却愈发怀念起母亲的小菜,甜甜咸咸辣辣的,其实说起来并不是我爱好的味道,但每每独处时,更甚是给自己泡一杯茶时,总要想此刻有些小菜就好了,倒不想如今商场那些玲琅满目的糖果了。
近几年母亲身体愈发不如从前了,不能亲自晾晒腌菜和瓜果皮,便左邻右舍讨要些来,也会买很多囤着,只等我回去搬运。
前先生回国,母亲与大姐寄了老大一包小菜,让他带过来给我吃。看着各种颜色塑料袋,便细细数了起来,母亲电话里说起过好几回的桃子皮,是她自己晒制的,晾晒过程中被过路人吃了很多,告诉我大家都说很好吃,这里面有紫苏,黄瓜皮,南瓜皮,还有几种其他什么皮的,没叫上名字;大姐给捎的干豆角,干笋尖,干马齿笕;我一直念念不忘的酸枣饼,很多袋,有大姐自己做的,有邻居送的,有买的;新鲜的干白莲……如果不叮咛了再叮咛,还会有很多腊肉,火培鱼,各种腌菜的。
先生说这叫原生口味,大概吧,就像他印象里他妈妈做菜特别好吃一样了。家里的这些小吃不一定多少人能喜欢,只我总觉得这些是一种念想,或是太咸或是各种酸甜辣结合,除了满足口感,更多的是带来了满满的情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