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雪的图卡# 025/100
过年参加了得到的春节每天阅读挑战活动。因为内心里很羡慕爱读书,也会读书的人,越来越觉得读书可以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对行为产生影响,并且引发好结果的事,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是不会读书的,想在2022年培养起自己的阅读习惯。
张凯的这个《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小课程,前年就学完了,但是并没有改变多少,也许很多事需要水到渠成,要慢慢来。这几天重新听,然后做成思维导图笔记,通过知识萃取,结构设计,美化输出,践行输入即输出,输出即创作。
这节小课主要是针对非虚构类的书,大多数情况下都只需要速读,节省时间与精力,快速找到书中的最大价值。解决想阅读,却看的慢,看不下去,看完记不住,记住了表达不出来,表达出来逻辑混乱的问题。扎心了,这些点全被戳中。
想要成为阅读的高手,首先要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像跟一个年长的人聊天一样,好的收下,变成自己的养料,而不是唯唯诺诺听他严厉教导。阅读不下去,有时并不是我们的错,不必死磕,敬畏知识,而不畏惧书本。
阅读的三个步骤,将一本书由远及近:评测,速读,精读。
首先离远些看,看主题,看口碑,从序言,目录,宣传文案,书评,初步判断一本书的价值,是否值得去阅读。
然后再离近一些,快速浏览书中的结构,框架,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重点,按语意单元浏览,像是逛超市一样,只需要区分大的区域即可,找出关键词,注意概念,这时候只需要快速浏览,遇到不懂的也不要停,可以来回翻看,主要是理清脉络,结构,框架,对书有个大致了解。
速读完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对书中有感兴趣的点,这时候可以进入书中,再进行精读。它的标准就是,能记住,能输出。通过记笔记,产生互动,新旧知识的链接,通过写小作文,或说出来,达到输出强化的目的,可以让阅读更加有效。
反思自己之前的阅读,最大的问题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有时灵感的火花,只是在头脑里,闪一下,就熄灭了,学习没有形成闭环。
现在每次阅读,发现有共鸣的点,就会写上几句,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这种互动,真的会加深记忆,而且发现微量开启,也不是太难的事,反倒不抗拒,更愿意阅读与输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