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华杉版资治通鉴【672】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2

华杉版资治通鉴【672】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2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19-12-05 07:30 被阅读0次

    皇帝性格严厉急躁,监督宫殿修建工程的官员,逾期未建成的,皇帝亲自召问,话还没说完,头已经砍下来了。散骑常侍兼秘书监王肃上疏说:“如今宫室尚未完工,工地上施工的有三四万人。九龙殿已经足够大,足够圣上安居,也能容下六宫嫔妃。唯有太极殿前区,工程量还很大,希望陛下指派领取国家粮饷,又暂时没有紧急任务的士兵,选其丁壮一万人,期限一年,一年后再轮替。大家只要知道期限,即时不愿意干,也没有怨言。这样算下来,一年有三百六十万人次劳动力,也不算少。原计划一年完成的,就让它三年完成也没关系。把省下来的劳动力,遣返回乡,从事农业生产,这才是国家长远的计划。取信于民,是国之大宝。之前车驾到洛阳,征发民夫修筑营垒,有司下令说,营垒建成就解散。而建成之后,又贪图他们的劳力,不肯按时遣返。有司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国家大体。臣愚以为,今后如果再征发民夫,一定要明确劳役期限,如果到期之后还有工程要做,也宁肯先遣散,再第二次征发,也不要失信。另外,陛下临时处死的人,固然都是有罪之吏,该死之人。但是大家不知道,反而认为是仓促之间的事。所以希望陛下以后把他们交给司法官员,同样是处死,也不要让鲜血污秽了宫殿,又被远近之人怀疑是否公平。况且人命至重,难生易杀,气绝之后没法再续上,所以圣贤都很重视死刑处置。当初汉文帝要杀冲撞圣驾的人,廷尉张释之说:‘当时陛下自己要杀,也就杀了,现在既然交给廷尉,廷尉保护天下司法公平,不可倾斜。’臣认为,张释之的话大失其义,不是忠臣该说的话。廷尉,是天子的官吏,犹然不可破坏公平,难道天子自己反而可以吗?这是看重自己,轻视君王,不忠之极,不可不仔细考察。”

    华杉曰:

    这一段篇幅颇大,详细记录了若干朝臣劝谏曹叡的奏折,曹叡是一个什么样的皇上,也就非常生动了。他就是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人。因为懂得道理,所以对大臣的劝谏能动容,能包容,知道人家说得对,也是忠心为自己好。但是,管不住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物欲和懈怠。之前我们看他在国家有事的时候,决断军机,也是聪明练达,但是一闲下来,就要骄奢淫逸。曹叡不知道,他根本没有资格骄奢淫逸,别说国力不允许,他的政权的合法性也并未稳固,对内,本身是篡夺而来,人心并未依附,那汉献帝做皇帝的时候,你都没把他当真,你自己做了皇帝,怎么就敢当真呢?怎么就知道别人都把你当真呢?对外,三国鼎立,天下还未统一,这哪里是享受生活的时候呢?

    管不住自己,两个原因,一是胸无大志,不想干事。二是对自己懂得的那很多的道理,不能知行合一,不是真懂。这个毛病,也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了,一说道理,都拼命点头,一落实到行动上,就南辕北辙。

    10、

    中山恭王曹袞疾病,对官属说:“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赶快给我建一座东堂。”东堂建成,把病床抬进去,曹袞住在里面,又对世子说:“你年纪幼小,就要做封国国君,知乐不知苦,必将以骄傲奢侈失败。兄弟有不良之行,劝他他不听,就流泪教谕,还是不听,就告诉他们的母亲,仍然不改,就奏报皇帝,削夺他们的采邑。与其守宠招祸,不如贫贱全身。我说的这些是指大罪恶,其他细微小过,你当然要替他们掩护。”

    冬,十月三日,曹袞去世。

    11、

    十一月二十二日,皇帝前往许昌。

    12、

    这一年,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韩龙刺杀鲜卑轲比能,从此鲜卑部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归降,边境于是安定下来。

    13、

    张掖柳谷口涨水,漂起一块宝石,上面有图案,形状像灵龟,立在河水西岸,上有石马七匹以及凤凰、麒麟、白虎、犀牛、璜玦、八卦、列宿、孛星、彗星(孛星尾巴短,彗星尾巴长)的图形,又有“大讨曹”三个字。皇帝下诏,昭告天下,认为是祥瑞。任县县令于绰拿这情形去问锯鹿人张珔(jian),张珔秘密对于绰说:“神知道未来的事,不说以前的事,先有祥瑞,然后有兴废之事。如今汉朝已亡,魏得了天下,还要有什么祥瑞呢?这块石头,是显示当今之变异,下一姓得天下的符瑞。”

    14、

    皇帝派人用马去向吴国交换珍珠、翡翠、玳瑁。孙权说:“这些东西,我都不用,还能换马,何乐而不为!”全部照数交换。

    华杉版资治通鉴【672】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2019-12-0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杉版资治通鉴【672】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gr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