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火车刚刚试车成功的时候,这个又笨又大的铁家伙遭到的冷眼绝对比赞扬多,每次火车开出的时候,总有很多农场主驾着马车和火车赛跑,每每都能把火车比下去,比完后马车主在酒吧举杯相庆,一起调侃火车。
近200年过去了,再也没有比火车快的马车,因为火车的内在结构更合理,更开放,也更能迭代,任何伟大而卓越的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喝彩少而冷嘲多,为大部分人所不解。
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永远是小部分,他们理解世界的趋势,了解科技的力量,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快的迭代速度,即使短期笨拙,长周期也一定比别人跑得快---可怕的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方法论比你正确太多。
每天都要问自己面对未来的3个问题:
今天我做的事,机器能做吗?
今天我做的事,会被外包吗?
今天我做的事,明天会做得更好吗?
科技社会文化的跃迁,必然会带来认知、思考、竞争力和人生观的剧变,这种变化每个时代都在发生。
教育永存,老师也无可替代,未来的老师一定是一群“人机合一”的新教师---用大数据理解知识盲点,用联机专家完成教研,他们是掌握了最新呈现方式的各领域专家。
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跟电脑深蓝对弈,深蓝最终以两胜一负三平的成绩获胜,当时人类世界一片哗然,在20年后的2017年,谷歌的alphago跟围棋等级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下棋,也赢了,但这次媒体论调变得比较轻松,而且还蛮乐观的。
《全新思维》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到,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当AI能处理大部分左脑工作,唯有感性和创新能让你获得人的优势,有6种能力极其重要:
设计感
故事感
交响能力
共情能力
娱乐感
探寻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