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到,因为遭受妓馆老鸨的威胁,冯节中决定去日本人那里寻求庇护。他是个生意人,对于天下没有白吃的馍馍这道理熟悉得不得了,于是,他走进日本人的小碉堡时,是有备而来的,是胜券在握而来的,是带着满满的征服欲来的。
他在掏出怀里藏着的卷筒前,和盐泽有过这样一番情景描写。
“小方桌上散着一盘棋。最终的结局已两败俱伤。黑白两色零零散散地残乱在盘前。彼此渗透、侵蚀、阴谋、设陷、锱铢必较、针锋相对,又显得亲昵、依偎、闲时和大度,那样地随遇而安。”
初看这句话,我以为这就只是一盘散棋,它只是一个必要的环境描写。但结合前后文再看,发现这句话里暗藏玄机,妙不可言。毕飞宇的写作功力再次震撼了我。
这哪里只是一盘棋。摆在大家面前的明明是关系。两败俱伤的是说谁和谁?彼此渗透、侵蚀、阴谋、设陷、锱铢必较、针锋相对的是谁跟谁?
前者是冯节中和老鸨。是眼下明明应该团结一致对抗外敌的中国人,但他们偏偏不这样做。偏偏非要像被抢了地盘似的彼此杀个眼红。
而谁和谁又是文中所写的“显得亲昵、依偎、闲时和大度,那样地随遇而安”呢?不用猜了,是冯节中和盐泽。尽管这样的平和是假象,是在面具之下的谎言,但写在此处,却和前半句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充满着嘲弄的意味。
接下来,盐泽要求冯节中陪他下棋。冯节中拒绝了。是的,他说“不不不”。还记得前几篇的品读时有个细节,是盐泽不允许中国人说“不”吗?上次,冯节中不敢拒绝,但这次他敢了,而且还说了好几次。怎么他就这么自信呢?
冯节中站在东洋刀前,与冷静无言的刀尖对视着,他用食指敲击着刀背,突然开口问,你们日本人在敝国能待多久?
听出来了吧?这个奴性十足的人,敝国。敝国?敝国!真想隔着书给他个大嘴巴子。但盐泽认为冯节中是在质疑日本人,不高兴了。于是,又有了下面这段说辞:
我不怀疑贵军,冯节中说,贵军比我们的部队优秀,但军队能打胜仗和占领一个民族完全是两码事,占领一个民族不能靠武器的批判,只能靠批判的武器。这个武器是什么?是文化。
你听听,冯节中说的这些话是一个中国人在面对侵略者时能说出来的话?
盐泽有点傻了,他不懂冯节中到底要干吗。还没想好怎么回怼前,冯节中将卷筒上褐黄色的油纸撕开,露出了一层画轴。再打开,一幅被雨雾缠绕着的苍茫群山的画亮相了。
从盐泽和冯节中的第一次碰面,我们就知道这个家伙是深谙中华文化的。如今他见了这幅画,果然呆住了,脸色也跟着变了。冯节中说,东洋刀虽然厉害,但它对“空”的中国文化是束手无策的。冯节中太清楚手里这些古字画的分量,他把手巴掌伸出去,对盐泽说:“送给您。”盐泽的神情立刻像画卷里的群山似的,苍茫了。冯节中稳稳坐在凳子上,冷冷注视着被征服了的盐泽,提出了要求:“我遇上麻烦了。我请求您的保护。”
接下来微妙了。盐泽转过来,看着冯节中。日本人站着,中国人坐着,他们就这样对视了。“围棋子和画轴、太阳旗和东洋刀陪伴着这个历史瞬间,给定了氛围与背景。”
唷西,盐泽说,我答应你。
心满意足的冯节中打算离开时,盐泽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实在太无耻,冯先生。”
真是字字玑珠,毕飞宇太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