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读《三国》(5):孙权是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下接盘的

今读《三国》(5):孙权是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下接盘的

作者: 云间大彭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05:34 被阅读0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所有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

                                ——题记

    公元200年以后的七八年,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

    而另一股暗流也在江东涌动。

    小霸王孙策在北伐前夕,意外地遇刺身亡,给新兴的孙家政权笼上了一片阴霾。

    年方十八的孙权,接过了父兄的枪,但握在手里的更像一块甘甜的烫山芋。

    这时候,曹操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管实力济不济,人家戴了顶正统的帽子,拿现在的话来说,人家占领了舆论高地。

    这时候,袁绍在河北,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又出身四世三公门第,门生故旧满天下,拿现在的话说,至少是个意见领袖。

    这时候,刘表、刘焉和马腾,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静若处子,伺机而动,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时刻准备着”。

    只有孙权,面临着严峻的不利局面。

    究竟有哪些不利局面呢?

    第一、资历浅、年纪小,能否压制得住追随父兄创业的骄兵悍将呢?

    第二、江东初定,人心不稳,能否在短时间里树立威信,统治一方呢?

    第三、周边刘表等虎视眈眈,能否躲过政被权扼杀在摇篮里的厄运呢?

    怎么办?

    年轻的孙权得力于三个人的帮助和三步妙招终于破解了这局难题。

    哪三个人的帮助呢?

    第一个是大哥孙策的“智”。

    别看孙策一生戎马,看似只会打仗不善于治理内政,但确有识人的大智慧。

    他为兄弟留了一个大帮手——张昭。

    他知道张昭是大才,所以特别器重。

    三国志记载: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古人相交莫逆,不外乎“登堂拜母”,领到后宅,成通家之好——千万别见外,都见家长了,关系能一般吗!

    还将张昭比作管仲,不是亲爸,至少也是个教父级别。

    别以为这是孙策一时心血来潮,其实孙策是看准了人,才这么做的。

    一则张昭是个有本事的人。二则,张昭是个有追求的人。一生饱读圣贤书、一世只做忠心人。

    正是因为张昭是一个以儒家规范约束自己的有能力的人,孙策才会对其重视有加。

    甚至在孙策弥留之际,也不忘将张昭一军。

    据《吴历》记载

    当时所有人都在侧,孙策从昏迷中醒来,哆哆嗦嗦拉着张昭的手说:

    “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似曾相识的桥段,老套的情节,越是要你出死力,越要高调让你篡位。

    这哪里是托孤,这分明是戴个紧箍咒、绑架个道德!

    所以孙策的“智”帮了孙权的谋。

    第二个帮助孙权的是张昭的“仁”。

    张昭爱读圣贤书,愿做圣贤人。

    孙策一死,当别人还在狐疑的时候,张昭第一个站出来

    “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把孙权扶上马,送一程,而且带着兵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干嘛呢?

    ——宣示主权!

    别人一看,哎呦,老张站队新主子了,而且新主子还有军队护持,咱也赶紧表示表示呗。于是一场潜在的政灾,消弭于无形。

    但是光靠这点兵马自保还行,怎么能驾驭得了江东广袤的地盘呢?

    所以还要靠第三个——周瑜的“义”。

    周瑜一家是老革命了。祖辈官拜太尉,老爸也做过首都洛阳的市长。

    当年孙策的老爸孙坚参加反董卓联军时,孙策就寄居在周瑜家里。

    两人同年,孙策比周瑜大一个月,特别投缘。

    要不怎么说,青春期的友谊是最牢固的呢!两个少年不但在夕阳下一起奔跑,还“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孙策又把老母卖了一回。

    孙策后来离开袁术举兵南下,周瑜就弃官相随。还一同娶了对姐妹花做了连襟。

    这份交情,那真是——

    且慢,如今孙策一死,周瑜统兵在外,江东最精锐的部队都掌握在周瑜手中,这支军队刚刚破刘勋,讨江夏,定豫章,正留镇在巴丘。

    如果这时候周瑜率兵顺流直下,别说孙权了,孙悟空都保不住了。

    但是,周瑜对朋友的“义”指导他做出了“将兵赴丧”的举动。不但周瑜回来了,还把队伍带回来了。

    “仲谋兄弟,队伍交给你,你看着办!”

    当然,孙权不愧“仲谋”这个字,升周瑜为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正是孙策和“智”、张昭的“仁”、周瑜的“义”以及孙权自己的“谋”帮助孙权在兄长骤亡的时候,初步在江东站住了脚。

    但是,江东并非人人都是张昭、周瑜,想浑水摸鱼的比比皆是。

    第一个,叫李术。他是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率麾下三千人镇守皖城。

    孙策死后,他第一个竖起反旗。

    如果说李术的造反发生在江北淮南,距离还算远,那么心腹之地——丹阳的叛乱着实乱了孙权的方寸。而且丹阳之乱不单单是兵变,还要了孙权一位兄弟的命。

    这个兄弟叫孙翊,“骁悍果烈,有兄策风”。是兄弟几个里最像孙策的。死时才二十岁。

    事情缘起孙权杀了吴郡太守盛宪。

    盛宪曾经举荐一个叫妫览的当孝廉。于是妫览在丹阳起兵,杀死了孙翊。

    这些还都是外人,更可怕的是自家人的背叛。

    一个是孙辅,孙权的堂兄弟。时任庐陵太守。后升任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孙策死后,孙辅担心孙权无力保守江东,便遣使与曹操眉来眼去暗中来往。

    另一个叫孙暠(gao)。也是孙权的堂兄弟。如果说孙辅还是暗通款曲,孙暠则直接出兵了。

    当时孙暠屯守乌程(今浙江湖州一带),马上整帅吏士,准备攻打会稽自立。

    这些都是有编制的人物造反,至于山越、豪族那些没有编制的蠢蠢欲动就更数不胜数了。

    如何破局?

    首先,孙权走了一步妙招——站队。

    如同当今世界上欧洲边疆地区的炮火一样,当时北方的大毛二毛打得热火朝天,如何选边,如何利益最大化,是门学问。

    看上去袁绍地广兵多,实力强;但是曹操有皇帝作背书,以正义为名头,牌子正啊。

    命运的选择,只有一次!

    正如当时刘表的谋士说的:

    “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觽,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身在局中,选得选,不选也得选,否则一旦人家分出胜负,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你了。

    孙权的“谋”再次帮了他。

    他做出了正确的站队——选天子——即曹操!

    这是有些难度的选项,因为这意味着推翻兄长孙策的既定纲领。

    但是从长远看,这项选择是正确的。从而不但得到了核心智囊们的拥护,也因为符合广大人民利益而使得百姓获得实惠。

    于是,与曹操暗通款曲的孙辅成了曹操的弃子,被孙权软禁,没几年就去世了。

    如果说第一步还是缓招,那么第二步就是强攻了——剿灭叛乱!

    皖城的李术很快救发现自己处在了孙权和曹操的夹击之下。

    当孙权举兵进攻皖城时。李术闭门自守,甚至寄希望于向曹操求救。不料曹操坚守与孙权的盟约,并没派兵相救。最后皖城告破,李术枭首。

    丹阳的妫览在孙翊遗孀徐氏的安排下里应外合,被就地正法。

    会稽的孙暠则更没出息,被文弱的富春县长虞翻一顿抢白,就灰溜溜地偃旗息鼓退兵了。

    同时孙权派出贺齐等将领对零星造反的山越、豪杰等加以清剿。

    以雷霆手段、迅猛之势化解了国内的矛盾。迅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稳定了孙家在江东的地位。

    一般玩家玩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是孙权则没有歇手,而是继续走第三步——外战,这是一步险棋

    战争可以凝聚人心,也可以摧毁一切。慎用!

    好在孙权是幸运的。

    孙权选择的外战对象是刘表,选择的战场是江夏,选择的藉口是报仇。

    之所以选刘表,是因为刘表徒有十万之众,却逡巡畏惧,看着就像个纸老虎,而且站队袁绍,眼光短浅,更重要的是他对于镇守江夏的黄祖,态度暧昧,打了也未必会救,那就打呗。

    之所以选江夏,是因为这个地方与江东接壤,而且位于江东上游的要地,历来固守江南,必争淮南和江夏。这两块地方既是屏障也是跳板。所以江夏必须拿下。

    至于报仇,则是为孙权的老爸——孙坚报仇,当年孙坚正是因为跨江击刘表时被黄祖的弓箭射死在江夏。当年和父亲一起战斗的老将们还在,他们日思夜想的就是为老主公复仇,手刃仇敌黄祖。

    所以当孙权发出向江夏进军的号令时,江东几乎沸腾起来了。

    孙家军摧枯拉朽地攻占了江夏,最终,兵败的黄祖被骑士冯则枭首。孙权将其献祭亡父孙坚。

    那一刻,不但告慰父兄的在天英灵,也告诉他们江东——稳了。

    大变局需要大智慧,看透了历史也就明白了今天,甚至参悟出未来。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读《三国》(5):孙权是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下接盘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sh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