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简友广场
《方寸田园》:俗愿不俗

《方寸田园》:俗愿不俗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23:58 被阅读0次

上周出差,在酒店和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同事闲聊,她说最近两个月迷上了泡茶,然后掏出旅行装的茶具,为我沏了一杯红茶。她泡茶的手法还稍显稚嫩,但贵在专注与虔诚,那神情俨然茶艺大师,让我不禁大受感动,那杯茶也就有了不一般的滋味。唇齿留香,甘甜可口。

听她滔滔不绝地说起茶叶,我随声附和,也提到一些茶叶名称,她居然也略懂一二,甚至还能谈及茶叶的制作工艺,让我颇感诧异。原来,她已着迷到钻研茶文化了。

她又说,此前她喜欢泡咖啡,采购了专业咖啡机,还学会了拉花。再此前,她喜欢烘焙,经常半夜还在制作饼干蛋糕,早上带去给同事们分享。

她平时工作特别繁忙,业余时间除了陪女儿,就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小爱好中,乐此不疲。

她让我想起了今年国庆假期遇到的老同学,才三年驾龄,就能开着车全国各地自驾游。他说,一摸到方向盘就激动不已,真是太喜欢开车了。

她和他,虽然天南地北互不相识,却绝对属于同一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身心健康快乐。

读了台湾散文家琦君的《方寸田园》,我觉得在这两位朋友的精神世界中,就有自己的方寸田园。

文章开篇说的是琦君的一位朋友,从美国回台,居住在乡间小屋读书写作,远离红尘俗世,与清风修竹作伴,不亦乐乎。

但不久,便又回到十丈软红的台北,呼朋唤友,恢复至从前的忙碌交际状态,“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

随后,琦君借用陶渊明、苏东坡、王安石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情温厚。”

如果既离不开城市生活,又想拥有山水田园之乐,是否能做到熊和鱼掌兼得呢?

作者引出“俗愿”的说法,俗愿是人追求生活情趣的表现,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净化心灵。

俗愿,不俗。

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灿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我的两位朋友不谋而合,在工作之余,自辟一片方寸田园,既能独享其乐,又便于亲友共享,岂不快哉。

生活是一面镜子,想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不在于田园牧歌,而在于你的心态。

相关文章

  • 2020-05-04

    这个年代,许多人说爱情很俗。其实爱情不俗,是人俗。琴瑟愿与,共沐春秋。

  • 诗也俗 爱情也俗 傍晚的鸦雀声也俗 我却又相思 相思会俗吗 名不俗 钱财不俗 勤劳的晨光不俗 我却思念着 思念不俗...

  • 俗不俗

    遥望长空一缕烟, 孤雁独上青云间。 以为自在槛栏外, 心却深陷俗世中。

  • 俗?不俗?

    一个同性恋朋友P的前女友T将微信的签名改为最幸福的事就是找到一个不俗的人组合成俗气的一对。 不禁感叹何为俗?何为不...

  • 俗·不俗

    我很俗 俗不可耐 睁眼闭眼 茶米酱醋柴盐油 我不俗 俗也可耐 闭眼睁眼 总有个你在心头 俗 你有的美丽双眸我没有 ...

  • 谈钱俗不俗?不俗!

    金钱和梦想有什么冲突的?我很费解。毕竟基本上挣够了钱,人生梦想也基本上实现了。人们都喜欢说谈钱俗,嗨,有什么俗不俗...

  • 方寸田园

    这是一个老旧小区。也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住户多半都是城郊居民,以前的旧平房拆迁后搬到了这里。 楼房前面的一点点地方...

  • 俗世不俗

  • 俗与不俗

    一早,天空刚刚微亮,经过了一夜的沉寂,早晨的空气颇有些凉意。洗漱一番后,随意穿搭着昨日的行装,不同的是拖鞋...

  • “民俗”俗不俗?

    一个晴朗的午后,忽然天空飘来的几丝草灰让军觉得诧异,“怎么好端端的午后会有这么多草灰飞来?”军心里犯了嘀咕,回想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寸田园》:俗愿不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xa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