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师言师语
我们和鲁迅的距离

我们和鲁迅的距离

作者: 王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07:02 被阅读12次

读鲁迅,总感觉很艰难,尤其是他那篇《文化偏至论》,据说非常的经典,是他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必须真正的读明白。

这么多年,我读了无数遍,可是就像我学生说的,这里边的中外交融,怎么读都不跟明白,也许我们和鲁迅是有距离的。

我们七年级的时候,也就是上个学期,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朝花夕拾》,形成每个学生对鲁迅的基本认识。

但就我的感觉,这还不如退而求其次,让学生阅读其他人的文字呢,因为鲁迅的文字属于文白兼有,很多表达都是传统的。

再加上他的思想太过深刻,对于现代的初中生而言,只能破坏其阅读兴趣,影响其阅读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完全离开课外阅读。

我们可以选择现代作家的经典作品,也可以阅读情节性更强的小说,而不必要求学生过早的走进鲁迅,可以在课本有所接触,这就够了。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个同学特别仰视鲁迅,于是就要求家长买一本合集,当时盗版书很多,也都非常便宜,初一还没过完,他就有一本。

可是接下来,他用三年的时间完全离开了阅读,用他的话来表达就是,没有想到阅读这么苦,读不懂的鲁迅,看不懂的书。

直到现在,我们还开过那个同学的玩笑,所有的材料也就是这件事,他心有余悸的像我们建议,阅读鲁迅一定要晚一点。

可以从高中开始,也可以再晚一点,放到大学一二年级,初中是无论如何都要敬而远之的,看他苦口婆心,我们也都心有戚戚焉。

这么多年,我也是对鲁迅又恨又爱的,总想读懂他,又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好像他的文字就是厚厚的墙,而他的思想是另外一道墙,把他紧紧的包裹在深藏不露的世界了。

不过能够读懂鲁迅,就会感觉到他的博大和伟美,这样的体验我在和学生一起的课堂上遇见过很多次,都是借助别人的阅读指导,在教参的帮助下,千回百转历尽艰辛。

学生也都是因为在课堂上体味到了鲁迅的美,才会在课下主动寻找机会,来阅读他的《朝花夕拾》,来走进他的《呐喊》《彷徨》,才知道他有《野草》,也有杂文《南腔北调》的。

我一直主张梯度阅读,比如说我们班的李雪原,她是可以走进鲁迅的,因为她有很好的阅读基础,但是杨瑞卿就不行,其他同学更不行。

这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在阅读过足够多的内容以后,可以好读书不求甚解,近距离的走进鲁迅,但是又不会影响自己的阅读期待。

我在这里翻来覆去的絮叨,就是觉查出来了,我们和鲁迅的距离,他先是一个思想家,然后才是一个文学家。

读懂思想需要阅历,不想读懂文字那样,而他的文字就已经不太好懂了,如果我们不能有充分的毅力,给自己足够的语文基础的话,还是先读其他人吧。

鲁迅和我们的距离,需要的是一个跋山涉水的过程,能够读懂他,也许在文学的道路上,就可以一帆风顺了,据说余华是这样的。

相关文章

  • 我们和鲁迅的距离

    读鲁迅,总感觉很艰难,尤其是他那篇《文化偏至论》,据说非常的经典,是他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必须真正的读明白。 这么...

  • 我们距离鲁迅有多远

    鲁迅文章的接触一直只限于课本上的章节和选取,真正地去阅读还是第一次。阅读过之后发现原来自己看不懂鲁迅的文章。...

  • 鲁迅小说为什么难读?通过《故事新编》解开鲁迅小说文学阅读密码

    前言:为什么我们当下阅读鲁迅的小说,会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我们与鲁迅的小说艺术之间,到底隔着有多远的距离?这篇文章...

  • 好的文字

    鲁迅的文字,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年纪越大,越喜欢。 鲁迅的情感总是淡淡的,有一种距离,这种距离既...

  • 我们和古人的距离

    看元明清漆器图录,以前一直认为再俗气不过器物,却也看出了一些感悟来。且不说那些繁复细致的工艺,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 我们和世界的距离

    我们和世界的距离 文/黄影 我们和世界的距离 说近很近 一块玻璃的厚度 隔开世界也隔开我们 我们和世界...

  • 我们和幸福的距离

    我们和幸福的距离 本心要说的这个家庭是我大学的一位同学,一直以来她都是一个标杆式的存在。上学的时候我经常想,霞的性...

  • 我们和自律的距离?

    每次在网上看到别人文章里写的的自律牛人,我都觉得很遥远,因为他们笔下的牛人们,因为坚持了某件事,达成了令人十分羡慕...

  • 我们和恶的距离

    今天看了之前毒舌推荐的台湾高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惊叹于该剧所切入的视角,既然如此的贴近日常生活,我们与恶的距离是...

  • 我们和父母的距离

    周末时忙忙碌碌,周日下午了突然想起来这一周似乎都没有给爸爸打个电话。于是赶紧打过去聊一聊。 事实上,住所相距很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和鲁迅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xy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