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这天,忆古食甜

清明这天,忆古食甜

作者: 闭眼将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12:10 被阅读0次

清明节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旧时又叫祭祖节、扫墓节、三月节、鬼节等,与中元节、寒衣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鬼节”,也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几千年的时光流转之间,我们熟知的清明节,不仅春光摇曳,且十分有仪式感。

天地清明,万物蓬勃。

忆追思

清明节,追本溯源,相传始于旧时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民争相效仿,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原本,清明节与寒食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日,唐朝时期,当时把祭拜扫墓定为寒食节,后因两者日子相近,便整合为一日了。

秋千荡

秋千,浓缩了很多人纯真岁月,凝聚了诸多小小的快乐。

而“秋千之戏”,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风靡一时。《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仕女衣彩服坐于其上,名曰打秋千”。而后在唐元明清时期,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清明节更是随处可见,庭院之间,都会安设秋千供家中稚子、女眷玩耍。

盘柳枝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时节,正是杨柳抽绿的时间,以前的人们有折柳、配柳、插柳和射柳的习俗。折些新绿的柳枝,或把玩,或是装点家宅,或用来练习射箭技巧。其中“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中,然后将葫芦高挂柳树上,然后弯弓射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出高度论胜负。

携踏青

气清景明,春景正盛,人们一边缅怀追忆,一边趁着小团圆,扫墓之余携手家人于山野之间游乐一番,其乐融融,也是人间一大赏心事。当然,奔走他乡家难返,或是特地去探一探这生机勃勃的春日气象,愉悦身心,也未尝不可。

放风筝

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乐,更是一种巫术,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身体里的晦气。因此,以前的人选择在清明节放风筝,将自己的病痛与烦恼都写在风筝上,然后等到风筝飞到最高点,便剪断牵引的线,让它随风而去,联同自己的烦愁一起。

蚕花会

“蚕花会”,大家应该相对陌生,这是蚕乡的一种特有的风俗。在过去的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等地都有这个习俗。年年蚕花会都是人山人海,迎蚕神、摆香灯、龙灯、打拳等诸多活动,活动场地有在岸上,也有在船上进行的,极具江南水乡的风格。

食旧味

旧味,是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滋味,也承载着你我对旧时光的眷恋。

食物总有着特殊的意义,被人们赋予了感情和故事。有人说,“唯有吃食,能成为区别于地域的标签。”

清明节很多吃食源于寒食节,有很多特色经典的风味美食流传至今,广受人们喜爱。追忆过去,缅怀先人是件肃穆却美好的事情,那些个旧日时光和纯真味道一下子就鲜明起来。

说到“旧时光的味道”,就不得不提到小时候的小幸福。那时物资相对贫乏,交通也没有现在便利,最开心的就是家里长辈拆礼的水果罐头,果香悠悠,入口沁甜,口感酸酸甜甜。

难得的是,现在在街边商店还有各大超市,依旧还是可以买到,还是熟悉的老味道!

相关文章

  • 清明这天,忆古食甜

    清明节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旧时又叫祭祖节、扫墓节、三月节、鬼节等,与中元节、寒衣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鬼节”...

  • 清明 这天

    这天,最想念的人依旧是你。 活着的人想念死去的人,那这些被想念缠绕的人必定是死去的人最亲最疼爱的人。当这些最疼爱的...

  • 清明这天

    不服不行啊,又一次失眠了。 昨天第一天上班,忙得脚打后脑勺。也不知是上班太兴奋,还是上班太忙碌的缘故,宝贵的午休居...

  • 西安古食——甜甑糕

    西安名吃众多,要说比较古老的,莫过于古韵悠悠的甑糕了。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孙俪饰演的周莹最爱吃的就是这块又大...

  •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 山前水阔悠野间, 风轻花韵绕故土。 忆古往思先人训, ...

  • 七绝•踏春(平水韵)

    文/盛行(原创) 三月春光祭祖先, 清明思缅食寒烟。 传承古训留忠厚。 有道今人忆圣贤。

  • 【 甜 食 】

    饮食俗语。意指中国传统筵席上的甜菜制品。通常是一至二道,个别大宴也有四至八道的,品种可干可稀,冷热随季节变...

  • 忆苦思甜

    忆 苦多于甜 思 甜来于苦

  • 陕北的老习俗 你知道不 清明时节捏面“燕燕”

    谚语上说“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是说清明寒食前后,在陕北,到了寒食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捏一种面粉做的食...

  • 忆, 是甜。 忆, 更是苦。 忆儿时, 无忧无虑。 初少时, 焦虑紧张。 不知为何, 无论忆苦还是思甜, 都不免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这天,忆古食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ze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