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的沙子

作者: 错过在乎 | 来源:发表于2022-03-26 22:23 被阅读0次

    趁还没下雨,我还是一个人去了公园。

    我在一个亭子里坐下,发了会呆,还是决定起身走走。阳光很好,只是空气潮湿了些。泥土地也变得有些湿软,上面堆着一些落叶。地面上传来一阵短促的悉索声——原来是一只松鼠。它看了看我,我也看了看它,我正想再好好打量它一番,谁知它一骨碌就蹿上了一棵树。它在树干上停停又走走,然后小跑到了树枝端纵身一跃,跳到了另一个亭子的梁顶上不见了身影。

    于是我继续走,又走进了一个湖边的亭子坐下,望着水面继续发呆。岸边的柳树吐出了新绿。微风荡漾,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水中静浮的落叶也顺着风漂流起来,不知道漂到哪去,风吹到哪,它们就去哪,风停下它们也停下。落叶本该归根,它们却无根,它们随遇而安。

    我继续走啊走,走到了两架秋千面前,十几年没坐秋千了,我想过去坐坐。周围有三两行人,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已经老大不小了,但我还是鼓起勇气,穿过泥泞的土地,坐了上去,我干嘛要顾及别人的眼光。屁股好像有点大,坐着挺不舒服的,也对,已经不是小孩啦,当然坐着不舒服了。我想把秋千荡起来,我觉得我可以。但这时来了一对母子——“妈妈,妈妈,快看这有秋千!”说着男孩便挣脱开女子的手,朝我走来,他已经盯上了我边上的秋千。

    “当心点,小心地滑!”那女子柔声地呵斥道。

    那男孩已经坐上了秋千,不一会儿便自己荡了起来。我低头假装看着手机,却在偷听着他们的对话。“妈妈,你看我荡得多高呀!”男孩的声音听上去很自豪。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敢转过头去看那男孩,只用余光瞥了一下,是的,他的确荡得很高。

    “抓紧些!”那女子道。

    我现在的样子肯定别扭极了,所以我该起身离开啦!就在我走出几步之后,那女子也向她孩子走去,只听得背后的女子说道:“现在还有一个秋千呀!”

    “妈妈你也玩,咱们来比比谁荡得高。”

    ……后面的声音我已经听不清啦,因为我已经走开很远啦,我也没有回头看,不知道那位母亲是过去扶着孩子的秋千,还是和孩子一起比赛呢。说好的只要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呢?你肯定要说我怎么还是老样子,干嘛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呢?不是这样的,你听我狡辩,我这是为了把地方腾出来留给那对母子啊,多么幸福快乐的一对母子,他们应该会在那度过一段很惬意的午后时光。我其实很善解人意的。

    我苦笑了一下,苦笑自己那颗未泯的童心。大人就应该有大人的样子,不要那么不合时宜嘛。

    写到这里,不知为何我就突然想起了《小丑之花》里的一句话——

    “人们怀着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却创造出丑恶的文学”。我很想就这句话说说我的看法,不如就把我上面写的文字作为看法吧,嗯,我的看法都在文字里了。

    其实我很早就学会了独处,与自己相处,大体融洽,偶尔吵闹,所以我并不感到孤独,时间久了就习惯啦,只是久了难免变得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

    啊,原来《小丑之花》是《人间失格》的附属作品,不知不觉我早已把《人间失格》看完啦。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人间失格》

    生在人间,却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这是得对人间多失望,才会说出这么丧的话呢?是不是失望攒够了就成了绝望呢?

    手机上的阅读app自动推荐出来的,看了开头的一片文字后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看下去,因为本人已经负能量满满了,看下去会不会抑郁呢?于是我就去网上搜到底该不该看这本书。

    事实上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我还需要找一些可以反驳我内心想法的说辞——有了有了,阅历少的,三观不完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年龄小的,容易抑郁的都不适合看。怎么办,我好像全中,那还是看吧。

    负能量,丧文化,我真的从心里抗拒这些负面的东西。人在脆弱的时候更应该喜欢看些积极向上,宣扬美好生活的文字,要是看那些负面的整个人都会抑郁住,相比雪上加霜,谁都想要雪中送炭。

    那还有没另一种可能,用悲伤去治愈悲伤呢?有人在失意的时候选择听伤感的音乐疗伤大致是同个道理。

    看过的美文不计其数,能耐着性子完整看完的并觉得作者并不完全是在无病呻吟的丧文却少得可怜。小时候看过一篇刊登在校优秀文选上的一篇丧文,通篇充斥着一股看破红尘的无可奈何。我至今都有着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丧的文字都能被选上呢,除了文笔优美独特一些我找不到别的原因了,后来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那样认为的,近来才想明白了一些。文字是拿来表达人的思想的,它有它的兼容性;而选择权在于我们,写与不写,在于作者,而看与不看,在于读者。文字和人都该是自由的。

    我已不知道如何去写好一篇读后感了,那就随便写写,信马由缰吧。

    看的过程中摘抄了一些觉得写得很好的话,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藏着掖着”。

    这是对一个内向人格的表述,好像是这样的,想说的话说不出口,想做的事又不付诸行动,想去拒绝别人却又不好意思开口,然后就变成了欲言又止,唯唯诺诺的样子真是令人讨厌。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不能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做想做之事,那人活着该有多憋屈,多郁闷呀。但是为人处世是门大学问,有时候不得不说些违心话,做些违心事才得以生存下去,哦还不乏一些看破不说破的人,为的是得以苟且和所谓的明哲保身。这样一来,真诚与虚伪这对原本泾渭分明的反义词的界限似乎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写到这里就不由得想到了“难得糊涂”一词,别人觉得糊涂人糊涂,可糊涂人心里却亮得跟明镜似的。爱憎分明的人我很欣赏,但懂得“该”的人也同样难能可贵。那就做一个中间人吧,不凭自己的喜恶意气用事,懂得什么该,什么不该,明分寸,知进退,纵不能畅所欲言,随心所欲,也不失为一种处世为人的明智之举。

    “即使知道有人喜欢自己,我也缺乏爱的能力”。

    这句话够颓丧了吧,赤裸裸地展示着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无法去爱的能力。虽然很丧吧,但我却没来由地喜欢这句话。为什么明知有人爱自己,你却不去爱别人呢?是因为你不会爱?不想爱?还是不敢去爱?我想这样问问主人公叶藏,是什么原因呢?他已经不在了,那就以我的想法来说一说吧。不会?不想?不敢?是这样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也许也不全是。我发现我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幸福在门内,他在门外,他没有进去,他逃走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渣不配拥有幸福,他怕爱到最后伤害到别人,也伤害到自己。因此缺乏爱的能力。我心里突然生出一个晦暗下贱的想法,竟然缺乏爱人的能力,既然你需要爱,既然别人爱你,何不就这样地享受被爱着呢。嗯,就这样有恃无恐地,堂而皇之地,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被爱吧。被爱也是爱嘛,被人爱着应该也会感受到幸福吧,就这样自私地,贪婪地享受着被爱。我为我有这样的念头感到可耻与恐惧,人性呐,自我,利己,贪婪,欲望。我在心里狠狠地给了自己一耳光。我告诉自己这是人性呀,我还庆幸自己是一个人。人性是这样的,就像这个世间,总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那些没有阳光的地方就成了阴暗面。当然了也有阳光普照的地方,于是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告诉自己那样子当然是不对的。又或者,本就没有什么对与不对,很多事情是相对的,只是看你如何抉择罢了。爱其实也是相对的,如果别人爱你,那你也不妨尝试着去给予别人爱吧。但是如果伤害最后在所难免呢?我是否会依然鼓励你去爱,去尝试,去体验呢,就算最后彼此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我不知道啊,写到这我心里已然没了着落,看你自己吧。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还是有人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焚身以火,去探索那所谓的爱的真谛。我一直认为爱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就算你后天不慎丢失了这种能力,也是可以再培养出来的。所以最后呀,我还是鼓励你去爱的,就彼此去爱吧,互相去爱吧。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这句话也很优美,简而言之,不大喜,也就不会大悲。古语也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今天的话阐释就是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和沮丧。道理都懂呀,就是对人对事要保持平常心,这样就会过得轻松自在些,就是当事人做起来有点难,是挺难的。能不能只要欢喜,不要悲伤?哪来那么好的事呢?想来一切情绪源自于欲望,若世间有人能做到无欲无求,那这样的人肯定是圣人。我才不要做圣人呢,我也做不了圣人。人没有了欲望,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生而为人,我需要欲望,却也想着摆脱欲望。人呀,总是这样矛盾,好了伤疤忘了疼。无穷无尽的欲望是把双刃剑,是圣洁的天使也是堕落的恶魔,让我去品尝胜利的甜蜜果实,享受着欢喜愉悦带给灵魂的冲击快感;也逼着我吞咽下虚无的悲伤苦果,承受着地狱业火般的无尽折磨。如此欲仙欲死,死去又活来,循环往复真的好吗?好,当然好了,苦中作乐,乐此不疲呀。这是人性中颓废消极的一面。

    欲望如影随形,但你看看生活中也不乏有着豁达之人呀。有时我真该学学他们的处世之道,对于生活的祸福都能笑着去接受,泰然处之,不至于患得患失,这样也挺好的。他们虽然不能控制欲望,但欲望也拿他们没办法。我的心胸不甚宽广,但我也想尝试着去做一个豁达之人,即便不能完全做到,往豁达那一面缓缓靠拢些也是好的。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凡事事先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再尽力地去避免不幸的事,如果达到预期,那便自然值得庆祝高兴,如果不幸实在避无可避最后还是发生了,也不至于太过悲伤绝望,因为彼时心里已经预设了事态会往不好的一面去发展。

    我还带有侥幸的心理——若我能避开那些之前犯下的错,那么事情会不会往我希望的那一面去发展?

    一个朋友这样告诉我,就算让你回到过去阻止干预所有错误的发生,你怎么就能保证不会有新的情况发生,有新的问题出现?你怎么就能够保证你不会再犯其他的错?

    我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的确,我无法保证,也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

    “有人说只要祈祷,神就会满足所有的要求,这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来自文中一个小孩子的发问。其实我也很想问问,对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

    “当然是真的。”——通过祈祷实现愿望的人肯定会这样说道。

    “应该会是真的吧”——通过祈祷还在等待愿望实现的人带着美好憧憬这样说道。

    “假的,哄小孩骗人的。”——通过祈祷最后发现愿望落空了的人会这样说道。

    所以向神祷告到底会不会灵验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那正准备许愿的你究竟该相信谁说的话呢?无所谓呀,管它真假,祈祷就好了。做好祈祷就好了,做个虔诚祈祷的样子也好,毕竟那是生活该有的模样呀。未来是好是坏,谁也无法预知,前面说过凡事要提前做好坏的打算,但我们也该去相信,该去虔诚地祷告,事物也有向着美好一面发展的可能性,美好的事终会发生的。我一直认为有信仰是一件好事,因为信仰本身就是一种潜藏着未来珍贵幸福的动力。既然如此那就怀揣着美好的信仰,向着阳光,向着希望前进吧。但是也请做好准备哦,万一最后信仰崩塌了,幸福成为梦幻泡影了,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呢。有些事情它就是板上钉钉了,注了定了,改变不了了,既然这样还做什么无谓的祈祷呢,还做什么无用功呢?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呀,世道无常,做好失望的准备,又得带着希望前行。以前我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现在我更愿意去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的,请永远做好事与愿违的准备。至于神明最后会不会保佑我们心想事成,我保留意见。

    洋洋洒洒地写到了这里,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耻感。我想起了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着要怎样做人的道理,去鼓励悲伤的人们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我在教我自己要怎样做好一个人,我也在鼓励自己要坚强一些去面对生活,去面对这惨淡的现实。可是我做到了吗?

    “贫富之间的矛盾尽管陈词滥调,却是戏剧家笔下永恒的主题”。

    这句话也写得很好,它把老生常谈的现实用文学的形式表述地清新脱俗。什么是现实呢?富贵是现实,贫穷也是现实,贫富之间的差距和矛盾就是现实,不公平就是这世间的现实。看吧,表面我在侃侃而谈,还带着点愤世嫉俗的味道,可我内地里已经是泄了气的皮球,快没有写下去的动力了。在现实面前,我还是选择做一个沉默术士吧。

    难道就真的什么都不说吗?

    “很多话正因为在不经意间说出,才有那么一丝真实的意味。”

    就是你失言了,说了不该说的话。管你是清醒还是喝醉了,你就是说了不该说,不能说的话。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是听者既然觉得有意了,那么说者的话也就自然变得有心了。嗯,我怀疑你意有所指,我现在有绝对充分的理由相信你就是在成心针对我呢!人啊,总是这样。不该沉默时沉默,该说话时却不好好说,如果换一种说话的措辞方式,听者收到的反馈会不会不一样呢?哎,没情商的还要去研究如何说话,那就想好了再说,没想好就别说了!哪怕是对再亲近的人也不能随便乱说话呀!我又狡辩道:可智者千虑都必有一失呢,言多也必失,索性就不说了吧。当然前面说的只是关于失言不好的一方面,还有美好的一面,比如关于情感的自然流露,脱口而出的失言,那不经意间夹带的一丝真情说不定正是听者想听的呢?

            “对于日复一日的人生还抱有某种期待”。

    你看那个发呆的小伙子,他是在发呆还是在想着什么呢?我看他不像在认真思考的样子,就觉得他只是在发呆呢。单纯地,发着呆。当然了,人们在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的时候脸上通常也会露出那种呆滞的表情的。他应该还抱有上面所说的那个某种期待吧。就这样日复一日,期待着期待到来的那一天。

    某种期待。

    时间是风,期待是他手里的一捧沙。吹过的风儿很小,却在慢慢地带走他手中的沙粒,一颗,又一颗,那种肉眼看不到的消逝是很可怕的。当他察觉到时,沙子已经变得少了些许,于是他就祈祷老天呀,能不能下点雨呀,干沙子淋湿了风就带不走了。可是雨迟迟不下,他手里的沙子越来越少了,于是他用力地想要握紧手中的沙,可是越用力,握得越紧,从他拳头里,从他指间流出的沙子就更多了。那些掉出来的沙子有的在半空中就被风带走了,落在地上的沙子也被风一点点带走了。

    他仍紧握着拳头,紧握着手中的沙子。你猜,他拳头里最后还有没有沙子?还剩几粒沙子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紧握的沙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fe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