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沟通的艺术想法思考者
Ta们不感恩,你除了指责和抱怨,想过为什么吗?

Ta们不感恩,你除了指责和抱怨,想过为什么吗?

作者: 打折的杨过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23:50 被阅读61次

    9月,又到了开学季,“不让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声音,再度流行一时。

    也有一种声音夹杂其中,说受资助者冷漠,不懂得感恩。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那些受资助者尽量避免要他们感恩的场景,有的在独立后再不和资助者联系,有些甚至反目成仇。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指责他们不感恩之外,或许可以思考一下,那些受资助者为什么不感恩?

    1|感恩的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递减是一个经济学现象:

    你饿的要死的时候,有人给你一个馒头,你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又有人给你一个馒头,心存感激;然后,又有人给你一个馒头,给你一个馒头……

    你的感激之情已经荡然无存,想:这些人可真讨厌,就知道作秀,满足自己乐善好施的心理,根本不考虑我的需要。

    感恩心理随着资助的常态化,会逐渐减少,乃至坦然接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资助者出于某种期待,总希望受资助者像拿到第一个馒头一样,表现的感激涕零,显然是不现实的苛求。

    2|适应性偏见

    有一个年轻人,每次上班时,路过街角的一个乞丐,都施舍他10块钱。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两年多,直到有一天,他给了乞丐5块钱。乞丐拦住他,问为什么这次给的少了。

    年轻人说:“我结婚啦!”乞丐大怒:“你TM居然用我的钱养你老婆?!”

    人们对环境、事物的适应能力,比自己估计的要强大很多,无论好事还是坏事,经过一段时间最终都能很好的接受。这种心理就是适应性偏见。

    经常有人,尤其是女人们背后议论:哪个老头和老伴几十年相濡以沫,老伴突然去世,老头痛不欲生。但没过几天,老头居然又找了新的老伴,真是没良心!

    她们不理解,这就是适应性偏见在老人身上发挥作用。

    上面的故事中,乞丐已经完全习惯了年轻人的施舍,把它当作生活中的必然。年轻人突然减少了施舍,他突然之间不能适应,也就可以理解了。

    3|选择的困境

    周国平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谈道:

    选择的困境包含两个要素:第一,选择不可逃避;第二,可供选择的方案均不能接受。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既不能逃避又无法进行的选择。欲作选择,进退维谷,欲不作选择,又骑虎难下。由于诸方案在同等程度上不可接受,使选择失去了实际意义。

    对于许多受资助者,困境限制了Ta的选择,可供改变命运的机会极度稀缺,久而久之,Ta就会放弃突破困境的意愿,选择接受现状,对困境产生麻木心理。

    这时,他人和社会的资助,成了Ta维持当前处境的全部依仗。受助者把资助当成救命稻草,形成依赖。一旦资助有所变化,Ta必然会陷入愤怒a甚至仇恨的状态。

    4|自我价值感

    有一次,一个老人遇到了危险,被一个年轻人冒险救下。这位老人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年轻人爱上了她,于是登门求婚。

    另一个年轻人也爱上了这个漂亮女孩。他设计了一场遭遇,让老人偶然间救了自己,之后也来向老人求婚。

    老人会把女儿嫁给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是被自己救过命的年轻人?答案是:他救的那个年轻人。

    自我价值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看重自己,觉得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寻求更高的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的提升,都是通过付出而实现的。助人者觉得做了好事,于是自我价值感提升;受助者觉得亏欠了别人,于是自我价值感下降。

    人性就是这样的复杂微妙,整天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对很多人来说,想来都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5|失败者的愤怒

    人类向来倾向于把自己的境况合理化。一件事做成功了,认为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失败了,是环境或者运气不好,轻而易举的就原谅自己,获得心理平衡。

    一般生活失意的人,对自己境遇感或多或少会有一种自卑和恐慌的心理。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下,又很容易就跳出了自我的检讨,而把愤怒指向社会或资助者。

    记得沧州的一个小学生,出于同情,背瘫痪的同学上学,风雨无阻,坚持了好几年。后来,媒体发现了这件事,大力宣传。小学生出了名,得到很多荣誉。瘫痪的同学的心态随之变了,忘记了别人真诚的付出是别有用心,觉得自己成了施恩者。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受助者愤怒的指向和表现形式五花八门:

    有的抱怨不公,你白给他一套房子,他会质疑谁谁家就三口人分一套,我家人多为什么也才分一套?

    有的觉得资助者吝啬,你挣钱那么容易,才给我这么一点儿?

    心态一旦扭曲失衡,就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和世界,而社会和资助者就成了他们愤怒的发泄的对象。

    6|治愈:呵护自尊  讲究方法

    弱势群体,虚弱的不只是物质上的稀缺,还有心理和精神。

    作为救助者,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首先要摆脱心理上的优越感、虚荣心,在提供物质帮助时讲究方式方法,同时要小心翼翼呵护受资助者脆弱的自尊。

    所以,像那种贫困学生代表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述自己的不幸,感恩社会温暖的演讲,能不搞就不要搞了吧。有谁变态到喜欢在公众面前一次又一次揭开自己的伤疤吗?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救助者,学一点粗浅的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位企业家走在路上,看到一个衣衫褴楼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拿铅笔,希望他不要介意。他还郑重其事地对铅笔推销员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后,在一个商务洽谈会上,一个富有的商人走到这位企业家面前,自我介绍:“您可能不记得我,但我永远忘不了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我自尊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卖铅笔的小贩,是您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现在我真的成了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

    每个人都喜欢自我价值感的提升而不是下降,喜欢用自己所拥有的做交换,而不单纯接受施舍。那么,施予者在资助时,不妨提出附带的条件,或者做一份口头的约定,让受资助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或者成绩,换取资助,让他们脆弱的自尊得到呵护。在扶贫救困时,扶贫更需扶志,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企业管理学有一个主张,对于优秀的员工,涨工资不如发奖金。

    为什么呢?因为涨工资很容易产生适应性偏见,工资是固定的,按时定量发放。员工第一次拿到上涨的工资时,会非常欣喜,第二次、第三次……涨工资带来的激励作用,会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而奖金包含了公司对员工业绩的认可,奖金的发放时间间隔、额度不是固定的,发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可以更持久的激励员工。

    基于此,资助者不妨借鉴管理学的思路,采取类似“工资+奖金”的模式,或者更灵活多样的形式,更具人情味的方法,让受资助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关爱,让这份关爱接受得更坦然。而资助本身可以不露声色,不着痕迹,也可以是意外的惊喜,变成一门爱与奉献的艺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a们不感恩,你除了指责和抱怨,想过为什么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f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