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决策与行动(一):达尔文要不要结婚

决策与行动(一):达尔文要不要结婚

作者: 张再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6:38 被阅读10次

    2018-04-21 张再说 张再说

    1、达尔文要不要结婚

    1838年,在结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小猎犬号”环球航行科学探索后,29岁的查尔斯·达尔文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个人和家庭问题上。它用铅笔在一张废纸上潦草地写下了如下内容。

    这些内容分为两列,像对称的表格一样,一边是结婚的好处,一边是单身的好处。结婚还是不结婚,他仔细思考了这个决定对他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在上面写了这样的标题“这是一个问题”。

    2、同样的困惑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达尔文这样的选择决策时刻:结不结婚、买不买房、跳不跳槽、去不去新行业发展、选择哪个城市生活、面对至亲或者自己重大的医疗选择,是保守还是激进.......

    凡是经历过的人,估计都不会觉得那个选择过程轻松愉快,相反,它往往伴随的是犹豫不决、焦虑彷徨。

    我从来都认为决策是一件很难的事,起码比单纯执行难得多。当然,这里所说的决策不是那种“该买哪一件裙子”这样的选择,而是有一定分量,起码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选择,像上面提到的几个重大决策,或者那些没那么重大但也算得上重要的选择,比如,两个学校A和B。A自然是最优,但是可能去不了;B可以稳稳当当地去,但比起A来各方面总差了那么一些,现在只有这一次机会,该怎么办。如今回忆起来,诸如这样的选择,好像占据了我漫长青少年岁月最多的困惑。

    决策之所以难,在于:一是,你总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你只能在众多可能性中去判断选择,所以你注定要面对风险。这是最要命的一点。所以,每当这时,我都想,如果可以拥有一项超能力,那么我一定选的是“预知未来”。

    二是,你的信息总是不够,你的判断标准总是不明确,常常是怎么才算“好的”“对的”你也不知道,而每个决策却总有时间限制,时间窗口根本不允许你方方面面都搞明白了再做决断。

    三是,无论你听了多少人的建议忠告,最后拿决定的还是你自己,于是,你必将承受这个选择的后果,别人无法代替

    3、原来还有这样一门知识

    直到前两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在国内流行,我才意识到: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门专门研究决策的学科——决策理论。并且逐渐零零碎碎地接触了一些决策方法,比如前面达尔文使用的列出优劣点法、决策树、单一决策法等等。我也尝试着使用,有些时候,它确实帮助我把一些问题想清楚,当然也还有很多困惑。

    我写这篇的时候,正好看到万维刚老师“精英日课”中的一篇,他讲得是,决策理论水平和决策操作水平还是存在差异的,真正的决策水平最终还要在实践中提高。这其实也正好解释,为什么通常我们说的人的智慧(也就是处事能力和决策能力)跟性别、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唯一有关系的其实是年龄。年龄越大的人,经历越多的人,更有智慧。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感觉,好多事、好多选择,年龄大了,似乎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选择了,没有过去那么困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人的决策能力最终来自他的实践经历和做事演练,接触和掌握一些决策理论也还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每个人都会有青涩的年轻阶段,本没有足够的经验,也不可能都会幸运地遇上高手指点,那么这时候,有这样的专门知识其实是可以解决好多问题的。就像列出优劣这样的方法,虽简单但有效。我甚至认为,作为一个复杂的现代人,决策理论可以算得上必须要掌握的基本通识知识之一。而且是越早遇到、越到了解到越好。因为,比起教科书上的好多知识,这样的知识可能更有用一些,或者说它太有用了。

    回到开头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的最终结论是应该结婚,他在第一栏下面毅然决然地写道“结婚,结婚,结婚——论证完毕。”第二年,他便娶了她的表妹艾玛·维奇伍德,后来,他们生育了10个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决策与行动(一):达尔文要不要结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gx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