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果没有金庸,少年时代该多么荒凉?
没有武侠的童年,我们该如何打发哪些青春岁月,这是永远无法解答的问题,或许还有琼瑶,但是心底却永远缺失一份狭义之气。
武侠小说的文学泰斗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昨天在香港去世了,享年94岁。
过去数十年间时有金庸先生被死亡的消息传出,但这次他真的永远地离开了。
作为一个武侠大家,金庸十余年间写下15部作品,读者遍布全球。至1972年《鹿鼎记》连载完毕后正式封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联中的14个字,正是他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只《越女剑》短篇不在其中。
乱世造英雄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
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
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自幼饱读诗书也为金庸后来的文学底蕴奠定了基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后来辗转抵达香港,开始文学创作。
美丽的意外
据说金庸最初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1955年,《大公报》下一个晚报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和金庸是同事,也就是后来和金庸并称为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的梁羽生。那一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而他的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报纸总编辑邀请金庸在报上连载《书剑恩仇录》。
1955年2月8日,《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查良镛的“镛”字拆成两半就是“金庸”,也成为后来享誉文坛的名号。后来,《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上连载了574天,凭着丝丝入扣的剧情和讨人喜欢的人物获得一大批读者粉丝喜爱,从此金庸(查良镛)横空出世。
此后历时15年,老爷子笔耕不辍,也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感受江湖的魅力,直到最后一部《鹿鼎记》。
捧红了半个娱乐圈
一句靖哥哥,让多少人记忆犹新!
翁姑娘红颜早逝,成为了多少人心中永远的蓉儿……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 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1995年版神雕,可能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金庸武侠剧之一。
杨过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古天乐量身定制,那时候的偶像当真是偶像,不少同学的家中都贴满了他的画像。
李若彤饰演的小龙女,一袭白衣,恍若仙子从天而降。
范遥眉头一皱,说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金庸说,这个版本最让他满意的,就是呈现了一个与原著最贴切的赵敏。
黎姿的梨涡浅笑,狡黠聪慧,果敢而爱憎分明,成为永远不可复制的经典。
“如果是我萧峰一人,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也要闯一闯。
可是如今我有了阿朱,这条命就宝贵得多了。
阿朱,你别怕,萧大哥马上就回来陪你。”
1997年 ,TVB再次翻拍《天龙八部》,创造了那年的亚洲收视率第一。
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三剑客。
主题曲《难念的经》由林夕作词、周华健演唱,歌词和剧情完美结合。
多年后林夕说,“我再也写不出那样的词了”。
……
金庸带我们看到了江湖,见识了有情有义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无论是英雄气概,还是儿女情长,在他的笔下都变得可见可闻可叹可想。
那个年代人们主要的沟通方式并非网络,而是书信,
读者来信中最多提高的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自己哪一部小说?”
金庸:这个问题很难答复,所以常常不答。单就“自己喜欢”而论,我比较喜欢感情较强烈的几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笑傲江湖》。
又常有人问:“你以为自己哪一部小说最好?”
金庸:这是问技巧与价值。我相信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所进步: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不过许多读者并不同意。我很喜欢他们的不同意。
这些小说无论先后顺序,在搬上大荧幕之后,都成为了陪伴小时候青春岁月里的经典和永远的记忆。
这次,他真的如同一个大侠一般永远地隐退江湖了。
但是正如老爷子所说,
我们江湖儿女,江湖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