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94岁的金庸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所有的叹息,都是我们心中江湖梦碎的声音。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的14部作品书名连缀成诗,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分别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华山论剑终成绝唱,金庸全集再无续篇。
实际上,金庸先生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即封笔,自此没有再产出新的武侠小说。
但在这之后的四十多年里,金庸作品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以各种形式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随着电视、电子游戏的兴起,这些武侠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搬上银幕,金庸先生也变成了国产IP的奶妈,为国内的玩家和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爱的供养”。
虽然在如今快速消费的时代,只要出了一个当前比较火热的IP就会马上看到同名手游上线,比如以前花千骨,琅琊榜,云中歌等等比较热门的影视IP,但是这些游戏很快就都死掉了。
而金庸先生的许多经典IP游戏却经久不衰,活了很多年,也影响了无数人。
金庸先生对游戏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紫龙游戏CEO王一说出了行业的共识:“在中国,武侠设定就等于金庸设定,仙侠又是武侠的延展。没有金庸,就不会有仙剑,也不会有诛仙。”
在手游中,改编自“射雕三部曲”的《东邪西毒》,其IP游戏一度冲进AppStore榜单前十。
2013年面世的《神雕侠侣》到2016年仍拥有数十万日活跃用户,保持着千万级的月流水。
2014年推出的手游《天龙八部3D》,一推出就挺进了畅销榜Top 10,一度达到Top 3,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国产手游带入了重度时代。
2017年,由畅游研发,腾讯代理的《天龙八部手游》又一度位居畅销榜第三。这也是《天龙八部》在手游端上的又一次成功,算上曾经传奇的《天龙八部》端游,这部作品在游戏领域实现了“一个IP,三个爆款”的神话。
除此之外,拥有金庸武侠小说IP最多的游戏公司完美世界还推出过《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等IP手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角色源于金庸作品中兵器的女性向手游《梦间集》也有不俗的表现。
所以再没有什么比金庸武侠世界这个IP更让人眼红的流量红利了,这不,在大家都沉痛悼念先生离世之时,有一位游戏从业者却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种想法既恶毒又十分愚蠢可笑,法律为作者生前及其死亡后50年的版权提供了保护,这是白纸黑字写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上的。
不过像这种随便使用IP的想法也不是现在才有,早在金庸先生去世之前,就有人在“免费”盗用他的IP了,侵权问题一直都屡禁不止,许多知名产品都曾打过金庸作品的擦边球。
《大掌门》 《武侠Q传》、《三剑豪》、《萌江湖》、《大侠传》、《一代宗师》等等都在此列,如果没有使用金庸元素,这些产品能否取得那样的成绩都不好说。
在应用商店搜索关键词,侵权的游戏也是一抓一大把。
金庸作为游戏改编权最主要的持有方,曾经联合畅游和完美两家公司,开启了声势浩大的维权活动,2013年,《大掌门》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使用金庸小说人物姓名,涉嫌侵权,遭到完美世界、畅游时代两家获得授权的游戏公司联合提起的诉讼。
同年上海游族的《萌江湖》、《大侠传》、《一代宗师》三款游戏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使用了金庸武侠小说作品部分元素也遭到了起诉。
在2014年,“半年下架100款侵权手游”事件后,最终有的产品与金庸达成了和解,更多产品则接受了“去金庸化”的要求。
而现在App Store管控日趋严谨,因为侵权而下架的手游数不胜数,苹果卡审,马甲包过不了审等情况,也减轻了换皮、山寨游戏的状况。
但因为“大厂”垄断了几乎所有经典IP,“中厂”囊括了一些小iP(比如一些网剧),剩下给“小厂”的路子就只剩下蹭IP这一办法,不能够直接山寨,那就变成“致敬”,不能够直接引用,就用一样的套路和标签。
游戏行业对于IP的过度开发,已经将它们的流量红利几乎消耗一空,就像如今再听见类似于西游、三国这样的关键词,大家几乎都直接将它们定性成换皮、氪金产品。
并且现在也没有什么具有流量优势的IP可以这样无偿取用了,而不论是购买知名IP,还是自己力捧一个原创IP,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其实很多时候IP的优势就只是自带话题和流量,但在目前的App Store中,如果不是经典IP加上游戏本身内容优质,已经不能够百分百保证有很大的流量了,仅仅是IP+游戏=成功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了。
除了“王者荣耀”和“吃鸡”这两个大爆款手游,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创新游戏的上榜,AR游戏“鬼和枪”登顶总榜第四,独立游戏“纪念碑谷”横扫朋友圈,“阴阳师”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游戏IP,“恋与制作人”和“旅行青蛙”在女性市场下崛起,已经说明了在同质化严重的游戏市场中,注重细分市场和精品化已经开始成为主流。
借IP来做游戏,不如把自己的游戏做成IP。
经营好一款游戏之下的圈层文化,使其走向IP,进而完成商业转化虽不容易,但是肯定比山寨游戏来得有梦想。
写在最后
如果仅仅是想要获取流量,对于很多苦恼没有合适IP来引流的厂商来说,也完全有别的路子可以走。
比如现在的专题推荐,根据苹果的推荐情况,有几点可以供开发者参考:
1.新产品更容易获得苹果关注;
2.产品 UI 精美更能得到苹果认可;
3.AR游戏受到苹果青睐(预览视频展现其 AR 功能特点);
4.独立游戏更有优势。
如果觉得苹果推荐的不确定性太大,还可以考虑ASO优化。
ASO可以说是以最低的成本在App Store里做到最大的曝光率了,转化率在榜单时带来的流量收益是能够看得到,只要做好UI和内容,转化率和留存也不会差。
作为一个江湖er
你不来吐槽一下你玩过最坑的山寨游戏嘛?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多点aso公众号
微信号:ASO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