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趣事

作者: 一座小山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14:48 被阅读0次

    易生钟于读历史书,去年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大汉帝国(上、下册)》,得边读边用笔、纸梳理关系。易生看完《大汉帝国》后还有很多不解,接着又借了《春秋那些事》,我调侃他:要是再看不懂是不是得从石器时代看起,再看不懂就回到女儿的问题:人类是怎么来的?

    一天,女儿疑惑地问我:妈妈,为什么粑粑这么大一个人还看《狼来了》?我看了看桌上的书,书中的标题写着“狼来了”,忍着笑,想了想说:这是借用“狼来了”这个故事名来说一些类似的故事,不是说狼来了这个故事。女儿似懂非懂地“哦”了声。

    每次去图书馆借书时易生总笑我借的书没深度。因为我喜欢看饮食、旅游、散文等书籍。读了几本饮食书后,我觉得当初“开早餐店”是那么天真的想法,其中一本书里提到一些名厨的经历,学厨历经打杂——水台——砧板——炒锅这几个阶段,由老师傅一步步带过来。我问父亲年轻时学厨是不是这样?父亲说他当时做砧板,我问:那你这么会炒菜?他说:看多了就会。a!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只是偶尔煮个饭的我又拿什么去开早餐店呢?

    近些年的饮食类书籍来来去去那几个话题,比如红烧肉、毛豆、卤水等命中率高,而《随园食单》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看腻了。

    在易生的熏陶下,我开始尝试阅读历史书。于是上月借了《历史在女人面前拐弯——影响中国历史的16位女性》(简称《16位女性》)。我一直认为历史是用来“死记硬背”的,不懂其价值。初读《16位女性》看得鸡皮疙瘩起了,某些后宫妃嫔的手段阴险程度比电视剧里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情节比电视剧还精彩,估计这些情节展现在荧幕会过不了审,连看了几晚,某一天晚上做了个后宫梦,内容忘记了,只记得被吓醒了,得缓几天再看。大多数的“史书”是根据官吏的记载与社会上流传的野史综合考究再结合作者观点而编著。跟读书时的“历史”不同,相对来说,“历史”以报优为主,而“史书”有褒有贬,人物写得比较立体。

    初读“史书”看得很吃力,得向易生学习,做笔记以便梳理人物、时间关系,顺带为日后写作备好素材。以下是从书中梳理的信息结合网上搜集的信息做的读书笔记。(看来我读书还是认真的。)

    我发现生活或工作可借鉴古人的一些经验,或从历史中找寻一些规律。比如:有文明太后之称的冯太后在临朝称政期间,各级官吏皆无俸禄,随着战事减少,靠掠夺获取财富的机会有限,各级官吏为满足食欲毫无顾忌地盘剥、搜刮民脂民膏,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增加发放百官俸禄并以品秩高下确定其俸禄的等次。俸禄确定后,再贪赃满一匹者,处死。史上评价:此法的实施,对普通百姓虽有“一时之烦”,但终能得到“永逸之益”。

    原来处理问题不是一味站在高处当裁判官就了事,得先了解其根本原因,抓住关键点来处理。日常生活何尝不是,面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大部分父母只会一味说教:这不行,那不行。而偏偏不问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做?然而很多时候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不过用了错误的方式或用在错误的时间上。

    书中还提到一些后宫情感故事。与现代爱情相比,数奢华,古人更奢华;求实在,古人更为实在。当看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再看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过是诗人的抒情手法。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只是一场不对等交易,各取所需而已。世上没有所谓“神仙眷侣”,而现实中只有二人合力把生活里的一地鸡毛扎成有用的掸子。

    相比“天仙爱情”,我更佩服马皇后“背朱元璋”那一段故事,据《明书.懿文皇太子纪》记载:朱元璋与陈友谅对战时,曾被对方追击受伤,马氏凭着一双“大脚”(没有裹脚)背着伤重的朱元璋逃跑。比起“愿作比翼鸟”这些虚无缥缈的期许,还不如咬着牙背起夫逃出险境来得果敢,实在。

    写在最后,我认为读“史书”就是为了看遍古代世间事后,再看今朝一些奇异事更能从容淡定,不再一惊一乍,对否?

    PS:图一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趣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ic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