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是第四周,想写写在这个9月走近我的孩子们。
其一:老师,我去上社团啦!
有个小女孩,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自第二周开启跑班社团以来,只要我在教室里,临去跑班上课之前,总是会在背好书包,将要离开教室之前,走到我身边来,有些不舍,又透着那么些许自豪地向我告别:“老师,我去上社团啦!”
每每此时,总不由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母亲要求我,每次出门之前,都要跟家里的每一个人打招呼。在自己为人母之后,也如此这般教育我的孩子。于是,我的儿子也养成待人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只是一声告别,但是,足以看出肖安芮的礼貌,可以预知肖安芮的温暖。
其二:老师,昨天你也这样说……
搭班的蒋老师最近总提起上个年度刚刚送走的六年级。神情之间,充满有生如此的幸福。眼下的这个一年级相比送走的那个六年级,常态呈现帮忙的人少,添乱的人多。发作业,几乎都要老师自己发。为什么?因为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还不足以支持其准确无误地在作业与同学之间建立起一一匹配的关系。打扫教室,也是亲力亲为,才更放心。这些事情能帮忙的人凤毛菱角,但是,来找老师帮忙的却从不缺少。刚刚下课,便会有孩子边走边喊,来找老师解决问题。
彼时,手头正在忙着其他事情,便习惯性地、头也不抬地回应:“知道了,等会儿老师再来帮你处理。”
孩子自知站着也不能解决问题,便闷闷不乐地走开……
后来,事情一多,自然也就忘记了对孩子的口头承诺。
所以,孩子前一天反应的问题还在。到了第二天,孩子继续来找老师。“知道了”还没说完,孩子一句“昨天你也这么说”飘过,让老师生生僵在那里。孩子的率真提醒我要言而有信,要知行合一。
于是,从那天后,一直到现在,我几乎不再那般回应有求于我的这些孩子。
其三:给排着队的同学发绘画纸。
本周布置孩子们画数字画,有孩子反应:“老师,我没有绘画本”。那可怎么办?刘铭朔自告奋勇:“老师,我可以借给他们!”
听闻此言,好几个孩子一起拥了过来,小刘赶紧组织大家:“排队,排队!”
待大家排成队伍,再蹲下身子,把绘画本放在桌上,一张一张地撕下,递给需要绘画本来画数字画的同学们。
自己的绘画本剩余的页数并不多,但是,仍然愿意救急于同学。
其四:需要鼓励的孩子们。
这次再回一年级,发现自己跟几年前有些不一样了,具体表现在对待孩子更有耐心。比如,以前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请已经举手的同学来表达,导致留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过短。现在,我会在这样的环节放慢速度,改而在鼓励孩子保持良好课堂常规方面多下功夫,多做引导。并通过鼓励的方式来对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予以及时的反馈。
其五:自然真实的孩子。
这个星期,身体不舒服的孩子比上个星期多。孩子毕竟是孩子,装不得半点假。身体不舒服,自然没有精神。平时,爱说的也没有力气再说。红着脸,走过来,靠在你身上,如小猫般急切寻求老师的帮助。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会为课堂的安静高兴,另一方面也为孩子的异常而觉到不安。尽管也希望孩子能够懂事起来,能够遵守课堂学习常规,但是,比起健康,还是会感到份量不足。
上周,有个小男孩在课间看到我在把尚未读完的书合起来之前,在正读到的地方折页,便告诉我,老师,你可以不用折页,我会做书签,我给你做个书签吧!
对于这个书签的形状,还有颜色,我们都有过借助想像的交流,可是,因为身体关系,这书签本周内都不会完成,更不会送到学校。
“健康成长”,首先是健康,其次才能成长,也就是说,健康是成长的载体,就如同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为孩子保持学习的可能,继续走进第四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