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下陈茶缘

我的下陈茶缘

作者: 读史一得 | 来源:发表于2021-07-13 07:18 被阅读0次

    作者:施福山

    在茶乡下陈 树龄1446年的古榧树

    下陈曾经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夜深人静时常常想起它。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原马涧区区委书记李和清带领工作组进驻兰溪机械厂,工作组的全称叫“兰溪县革命委员会驻机械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有总工会的诸葛庆生、二轻局的陈春初和瓷厂的丁爱弟等人。我当时在厂办公室做人事秘书工作,负责联络和接待工作组。1971年5月,工作组撤销,李和清同志留下来担任副书记。其时恰逢战备民兵拉练,厂基干民兵中二十余名年轻人,由李和清同志带队扛枪到马涧山区拉练,一路上喊着“练好铁脚板,打倒帝修反!”、“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第一天急行军50多华里到达溪里源。溪里源是李和清同志的老家,水碧山青,穿村而过的溪流上有两座廊桥,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风景十分优美。时值初夏,热情好客的村民,特地採来刚成熟的正宗里山杨梅请我们品尝。我们民兵队伍中的文艺骨干应邀当塲表演了京剧《沙家浜》中的片断,表示答谢。晚上男同志睡祠堂戏台上的临时地舖,女同志则二人一组在村民家借宿。

    第二天一早,仍由李和清同志带队出发,经大塘、柏聚下、青珠山,跋涉60多华里沙石路,到达崇山峻岭中的下陈公社下陈大队。我们这支基干民兵队伍中有抡大锤的锻工、扛铁水包的铸工、铲刮铁板平台的钳工和车削钢件的金工,体力活没少干过,但扛枪走这么长的远路还是第一次。不仅走得大汗淋漓,而且大多数同志脚上都磨起了血泡。到了大陈在公社礼堂中一屁股坐下,就起不了身。幸亏公社领导早有准备,给每个人捧上了一碗下陈大凉茶,喝一碗不夠的再喝第二碗。也真灵,连茶带水下肚后不仅汗水顿消,体力也很快得到了恢复。大队卫生室的卫生员还事先熬了好几盆茶梗水,给脚上起泡的同志挑了血泡,用茶梗水浸脚。这茶梗水也真奇妙,浸泡了半小时,脚拿出来就不痛了,山风一吹挑破的伤口便结了疤。这是我第一次领略了神奇的下陈茶,五十年过去了,每当捧起茶碗就想到了它。那天晚饭后,李和清同志又带我走访了几家农户,在农户家又品尝了他们自制的毛峰茶,那清香爽口的味道至今难忘。还走到村口德溪边坐了一回,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仰望月色中的前岩,觉得下陈真是我今生难得一见的桃源仙境,而下陈茶也堪称神仙之茶。这奇妙的下陈仙茶,第二年便被省茶叶公司和茶叶专家选定为礼品茶,并作为国礼代替西湖龙井赠送给来访的国宾。而我们得以早一年先尝,真是三生有幸。

    1986年7月,组织上安排我去党校学习。同班的同学中大多来自农村,其中就有两位来自茶乡,一位是朱家乡的刘正源,另一位便是下陈乡的陈为森,于是喝茶品茗便成为我们班课余饭后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目。为森同学人高马大、憨厚朴实,一看就是山里来的汉子。他平日里话语不多,但学习刻苦认真,班里有活动也都参加,犹其写得一手好字。那时城里买茶的,大多到朱家,因为朱家离城较近,有区里办的集体茶塲,名气也大。彼时很少有人知道下陈毛峰茶已获省级名茶一等奖,被专家们列入中国名茶之一,并曾经被周总理作为礼品茶,赠送给来访的国宾。为森同学也不以此炫耀自己的家乡茶,每当同学们课余品茶闲谈时,总是笑呵呵地说:正源那里的茶不错,我们下陈要虚心学习,赶上他们。而我是尝过下陈茶甜头的,也总是直言下陈茶好,但寡不敌众,多数同学还是说朱家茶好,这使我很尴尬。一晃过去二年整,1988年7月我们毕业了。为森同学要回到下陈去担任乡党委书记,考虑到他刚动阑尾炎手术不久,带铺盖上下公交不便,我便从机床厂借了一辆小面包送他回乡。一路上谈起十八年前拉练到下陈的故事和与他同窗两年的友情,真是依依不舍、感慨万端。到了下陈,他特地从家里拿出一包袋装毛峰茶送给我,说是自家土货,想念时泡一杯,喝上几口,打个电话互相问问好。

    87年与陈为森同学在新安江水库留影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班上的同学转岗的转岗,退休的退休,先后都进入了老年。为森同学在下陈、马涧、永昌、柏社轮了一遍,最后还是回到老家,退下来安享晚年。倒是下陈的毛峰茶,随着时间的流逝,政府的扶持,专家和茶农们的精心培育,品质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2002年获浙江省金奖名茶称号,2017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2018年又获得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


    2019年7月,童长清同学牵头,我们几位由水利局退下来的胡益平驾车,特地到下陈去看了陈为森。这次我们掉个方向,从溪西出发走新路,先到梅城,然后过兰江到建德三都,沿前源溪,过马宅、前源,盘羊峨岭直上群山环护的下陈。沿途道路都硬化了,且多了许多新房子,也办了紧靠德溪和前岩的农家乐,途中茶园成片,绿得赏心悦目。下陈变化很大,但为森的家仍在老地方,只是经过装修,变得敞亮阳光起来。为森听说我们要来,早早在村口迎候,先带我们到客厅喝茶,上的当然是正宗家藏毛峰。我们手捧散发着下陈茶特有清香的杯子,边品茶边看着阳台外连绵不断的青山,边欣赏着挂满客厅的为森书法作品。品着茶,大家话闸子就打开了,谈三十年前的学校生活、三十年来的工作经历、三十年后的晚年生活打算,虽然茶水添了一杯又一杯,大家却谈兴正浓、欲罢难休。谈着,谈着,谈起当年那位在黑板上乱涂乱沫的为森儿子,现已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成为一名京城颇有名望的大律师。这使得我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不胜感慨系之,连连赞扬下陈风水好,为森有福气。

    陈为森书法作品

    茶余饭后,陈为森还带我们去看了村前的二棵古榧树,其中一棵植于南朝陈太建五年,已经有1446年树龄了。而下陈陈氏正是陈国国君陈霸先的后裔,南宋德佑元年(1275)自梅江观岩陈迁来此处落户(当时此处叫厚岭,后来改称下陈),建村已有746年历史。据老辈传说,建村时古榧树下就伴生着许多野茶树,村民春秋两季採茶作饮也有数百年的传统。祖宗福泽绵延,村民辛勤耕耘。如今的下陈自1970年起办茶厂,精益求精培育毛峰茶,以茶兴村,已经誉满全球了。

    而我自1971年第一次到下陈饮茶,一晃过去了五十年,至今仍情根未断。我的下陈茶缘可谓不浅,故为之记。

    在陈为森家阳台 下陈留影

    2021.7.15/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下陈茶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ne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