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杂吟》与疫情

作者: 茗日峻杰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17:42 被阅读0次

    郭沫若先生的七律作品:

    《归国杂吟》

    又当投笔请缨时,

    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

    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

    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首联旗帜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投笔”即“投笔从戎”,“请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别妇抛雏”是指离别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子女。这两句是说:“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又到了我投笔从戎的时候了,这次我决心割断与妻儿藕断丝连之情,奔赴抗战前线,为国效力。”

    南昌起义失败后,郭沫若受到蒋介石政府的通缉,流亡日本,十年来过着寄人篱下、背井离乡的日子,这就是颔联中“去国十年余泪血”之所指。“登舟三宿见旌旗”指的是从神户坐船去上海需要三昼夜,而诗人一朝回国,眼见到处飘扬抗日的旌旗,从“余泪血”到“见旌旗”,情感从忧愤到昂扬,流转自然。诗人响应祖国的召唤,渴望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的心情之迫切,可见一斑。

    颈联中,诗人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抒发,爱国热忱喷薄而出。这是用血和泪赋成的诗,“哭吐精诚”不仅是为祖国人民的多灾多难痛心不已,同时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也让诗人倍感痛楚。如若不是战争,诗人大可携眷属归国,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诗人又不得不承受与妻儿离散的痛苦,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溢于言表,感人至深。同时这两句诗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所在,点明了题旨:为了救国抗日,诗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及一切,只要自己的尸骨能埋在神州大地上,便视为莫大的欣慰和荣耀。

    前三联送给前往抗疫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最为合适。他们舍小我为大我,无私付出,无悔奉献,正是他们的写照。

    尾联表达了诗人的热切期盼,他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振奋精神,一致对外。

    这句话是送给我们所有人的。在疫情面前,我们同样需要团结。将病毒扼杀,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七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过风雨,也必定见到彩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国杂吟》与疫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pc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