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给我发了一大段话。
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她说原生家庭的爱就像冬天寒风中的湿棉袄,穿上难受,脱掉又冷。
后来我了解到她的家庭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和谐,她爸爸妈妈时常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她爸爸发火的时候会口不择言,动辄还会大打出手。
她希望他们离婚,但是他们依旧很固执的认为,这个年龄了离婚,就是让别人看笑话,宁愿就这样煎熬着过,也不会走到离婚那一步。
她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使她变得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
有多少次,她有过逃离原生家庭的念头,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软下心来。虽然活得很累,但是依旧会想着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却用一生治愈童年。
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小时候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却肩负着把错误的教育方式在她这代人终结的重任,把微笑和爱传给下一代,赠予他们连自己都从未获得的礼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到原生家庭一词,联想到的总是不好的一面,自动为它贴上负面的标签。
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知乎,只要是关于“自卑”,“缺乏安全感”,“不想结婚”的缘由时,总是和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关系。
几乎所有人,包括在生活中积极乐观的人,都有过逃离原生家庭的念头。
譬如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从小父母离异,与继母关系恶劣,一度被父亲软禁起来,童年生活非常缺少关爱。
从家中逃跑后,陷入了极度的经济困顿之中,一直靠看亲生母亲眼色,伸手要钱才勉强完成学业,她的一生都充满了钱与爱的巨大内心诉求。
在原生家庭没得到过温暖,张爱玲的婚恋之路走得也十分坎坷。
她的三段感情中,对方均比她大,且有两段双方年龄差距悬殊,她爱胡兰成,卑微到尘埃里,却最终被辜负。
张爱玲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在她许多小说里,都有体现。
她曾崩溃过,对他们失望过,也想过逃离。
但后来她慢慢意识到,虽然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影响很大,但是不能只看到负面的那部分。
就像前美国总统,虽然是离异家庭,家庭穷困不安,她妈妈对他也很严厉,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
这培养了奥巴马知错就改,极富同理心,认准方向就勇往直前的性格。
之后凭借自己努力,当上第一任非裔美国总统。
他后来在演讲中说,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家庭,但是可以在家庭中找到一些让自己不断努力的成分。
家庭离异鞭策他更加努力,母亲的严厉让他更加理解母亲的爱。
他慢慢去化解家庭的不完美与母亲的严厉。每一个妈妈都是第一次做妈妈,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在她内心,妈妈是渴望给你爱的,只是有些方式不是最合适的。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找到其中一些好的部分,与矛盾化解,才是我们该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我很喜欢一首诗,
人非一个独立的单体,我们的DNA镌刻着过往。
你的所感所想,过往也必有共鸣。
我们只是宇宙间的分子,按照规定的轨迹行走。
偶尔相遇,倒影在彼此的心里。
我想,当我们不再抱怨家庭的不完美,学会让负面情绪慢慢化解,学会理解和原谅,所有事情都朝着一个方向行驶的时候,这个新的自己才会新生。
有一部分的90后已经成为了父母,新一代需要摒弃上一代的陋习。
同时学着去原谅上一代的教育障碍和调解关系的不和谐。
次者在要孩子之前,去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和尊重孩子这样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意见不合的时候,应该是沟通而不是暴力恐吓,顺从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标签。
最后,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过逃离原生家庭的念头吧,如是其中一份子,不如去看几期《可爱又迷人的她》。
希望在看完后,可以理解他们,忘记他们的不好,记住他们最可爱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