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爱我,但你懂我吗?

爱我,但你懂我吗?

作者: 常乐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3:34 被阅读19次

朋友跟我诉苦,说孩子上初中了,感觉和孩子隔阂越来越深,娘俩一说话就争执,谁也不开心,为孩子操够了心,孩子却只嫌我管得多,说我根本不理解他不懂他。

我说是不是有些事你习惯了替他做主,没有尊重他的意见呢?朋友点头。我接着问,你确定你对孩子的好,是孩子需要的那种好吗?朋友一怔,有些茫然。

我推荐朋友读《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这是一本讲述亲子沟通的书,它改变了我们某些传统的教育理念。

作者安心,是家庭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P.E.T效能沟通的中国督导。她在书中主张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等理念,让我们不但爱孩子,还学会表达爱,学会看见孩子,真正的懂孩子,这不仅适合于亲子沟通,也适合所有人际沟通。

为什么有的人说话总能说到人心坎里,他的人脉关系怎么那么好?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懂得其中的玄机。

一、关于越界

在《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中,讲到不越界的理念。

“界限”一词,对中国人来说是新鲜也是模糊的,尽管我们已经从混沌的无界限开始捍卫自己的界限,但大多数人的越界还是在无意识中进行,这些行为往往被冠以正义或“为你好”的帽子。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有一种爱叫奶奶觉得没吃饱,有一种无语叫“我这是为你好”。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在他人遇到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就会对他人产生一份信任,不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不妨碍他人发展面对问题的能力。

孩子拼装乐高玩具拼错了,你直接抢过来替他拼好,其实孩子是郁闷的,有沮丧感,他愿意自己慢慢的拼。你越界了,关心而不干涉,如果你想帮忙,要先问过孩子需不需要帮忙,征得他同意。

孩子考得不好跟你诉说。你陪伴和倾听,不要打断他,并且同理他,复述他的话,体会他的感受。“考的不好,你很难过。”给个安慰的抱抱,孩子会觉得你懂他,理解他。接着孩子会继续说下去,他为什么考的不好,是因为粗心还是没复习好.....

这里最关键的是你要听下去,不要急于给意见,甚至批评。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有可能自己理出了接下来的方向,要细心还要多复习等等。当然你可以跟他分享你的看法,但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强求孩子必须听你的,分享不说教

书中说到了如何不越界,还说到了如何不被别人越界。

当别人侵犯了你的界限时,该为你的困扰、需求甚至情绪负责的人是你自己,你是那个要主动去沟通的人。 这种沟通不是去指责对方应该如何,而是坦诚对方的行为带给你的困扰是什么,坦诚你的感受。

当别人越界,用“我信息”表达,而不是指责他人的“你信息”,要描述事实,坦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有点不开心,因为我需要…我想……”这样让对方有机会了解和感受我们,免得误会和冲突,让彼此的关系更深入。

二、问题归属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中,引入了“区分问题归属”这个概念,帮我们解决了控制情绪这个问题。 它指出,“谁被困扰谁有情绪,谁就处在问题区。”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谁影响了我,谁就有问题。

比如孩子放的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妈妈休息,我们会认为孩子有问题,其实影响了妈妈休息,妈妈被困扰有情绪,是妈妈在问题区。孩子听音乐,本身很享受,他不在问题区。

沟通的本质,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有事实的陈述和真实感受的流淌,我们之间没有好与不好,只有相同或不同。

有了这个认识,帮我们觉察自己,保持冷静,从而继续接下来的平和沟通,妈妈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在问题区,保持冷静后和孩子坦陈沟通,声音太大影响我休息,可以把声音关小吗?相信孩子会把声音关小的,如果妈妈认为孩子有问题,发火指责孩子的话,接下来的沟通就可想而知了。

三、用“第三法”应对“冲突”

“第三法”建立在尊重彼此需要的基础上,也就是首先要看到彼此的需求是什么,“承认孩子的需求非常重要,父母的需求也同样重要,”当出现冲突时,父母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找出双方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让父母牺牲自己的需求,或者父母强势一定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这里不提倡家庭里任何一方有所牺牲。

书中给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 孩子不想上舞蹈班的例子,妈妈没有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倾听、同理、表达,最后孩子决定还是去上舞蹈班。

妈妈开车带三岁的小孩子出去玩儿,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孩子小觉得无聊,不能乖乖坐那么长时间,于是各种闹,妈妈同样运用倾听、表达、第三法,预防性我信息等,最后做到孩子配合妈妈,在车上乖乖坐好,不影响妈妈开车。

女儿要和别的同学一起去见网友,妈妈要去送,但女儿不同意,不许妈妈尾随,双方头脑风暴了很多办法,最后得到两全其美的解决。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案例来自真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孩子幼儿到青春期,都是你我生活中会遇到的情景,它使得原本很头疼的争执,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书中除了这些,还讲到用“一念之转”四问和反向思考法,如何化转抱怨情绪,解开心中郁结,帮我们做好自我调节。

安心说:“我们远远的在孩子背后,就不会想到操控孩子,而是尊重和允许孩子成为自己。

学会这些技能,你会真正看到孩子,明白它所思所想,从他出发,做一个真正懂孩子的父母。如果将这种沟通理念运用到人际交往中,相信你也能够把话说到人心里去,懂得玄机,沟通就可以轻而易举。

相关文章

  • 爱我,但你懂我吗?

    朋友跟我诉苦,说孩子上初中了,感觉和孩子隔阂越来越深,娘俩一说话就争执,谁也不开心,为孩子操够了心,孩子却只嫌我管...

  • 妈妈,你爱我吗

    妈妈,你爱我吗 (1) 你爱我吗 “妈妈,你爱我吗?”...

  • 狗狗一一爱的直白

    狗狗的眼,似痴,似怨。 汪汪汪 汪汪汪 你爱我吗? 你还爱我吗? 你从前爱我吗? 你现在爱我吗? 你明天还爱我吗?...

  • 你懂爱我吗?

    爱一个人的本体就是懂她, 爱你的前提就是懂你。 更好的爱的方式就是更好的懂你。 在懂你的基础上去爱你。 所以我们之...

  • 你·爱我吗……

    你·爱我吗……在生活中无数次的出现这样的问话!妈妈你爱我吗?爸爸你爱我吗?老公你爱我吗?老婆你爱我吗?既然爱,...

  • 喜欢与爱情

    你爱我吗? 我爱你呀傻瓜! 你懂爱吗? 爱不就是喜欢,最美妙的感觉 你真的懂爱情吗? 奋不...

  • Do you love me

    你爱我吗? 我不如云朵的洁白 你爱我吗? 我不如湖水的清澈 你爱我吗? 我不如松柏的挺拔 你爱我吗? 我不如梅兰的...

  • 【科幻】时空卡带

    星历4935年7月23日 你爱我吗? 给我滚远一点儿! 你爱我吗? 对不起。 你爱我吗? 也许有一点 你爱我吗? ...

  • 那就是我

    你懂我吗? 你明白我吗? 你 “看”过我吗? 如果懂那就可怕了。 你懂自己吗? 你明白自己吗? 你“...

  • 你爱我吗? 可以爱! 你不爱我吗? 也可以不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我,但你懂我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z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