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激烈的情绪爆发后,各归各位,思考两个问题,复盘过程得失。
1、动手打娃了。除了打,我还有别的方法吗?
就算失败、无能也得承认,动手是情绪跟上的,但动手前冷静过,此刻我没有更好的办法。首先,“打”不是我们平常的处理问题方式,十几年来也屈指可数。之前也许有过可以更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次我是无能为力。
同一件事,明知道不能做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提醒过,谈话过,分析过,明示暗示过,冷漠处理过,都不顶用的时候,我能怎么办呢?以前觉得那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未免有点矫情而高尚地替自我开脱了,此时觉得,打,未尝不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好像倚着“妈妈不打我”,有点忘乎所以了。
2、动手打娃后,调整状态
以前发生矛盾后,我可能会丢下烂摊子,自己生气,期待这个小毛孩良心发现,来安慰下受伤的心。但事实是我想错了,她只会安慰自己——比如看个综艺笑一笑。她心里充满了被打的愤愤不平,连事情本身都忘了,对错都不再重要,怎么会想到你呢?
想到这,我原来会更加生气,但此刻我也想明白了,对错这件事还不明显吗?还期待她说什么呢?如果她只会不停地认错道歉,我大概还看不起她,或者觉得道歉这件事没有价值了。她会看综艺安慰自己,也是个好事。什么时候她懂得为妈妈想,那得看妈妈付出的爱有多少,她收到了多少。
所以我预判了被打后她的情绪,没有转身走掉,冷静一段时间,进屋再聊,可能还会冲突,因为双方的情绪点不同。但此刻讨论的意义是让委屈和难过发泄出来。聊崩了也没有关系,关键就是不憋在心里了。
接着再冷静一轮,上学路上布置个思考任务,共同的——
复盘:这件事我的生气点是什么?/ 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解决问题:自我控制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可以怎么办?
把接下来的时间引入正向思维,情绪就不会只有生气和难过了。
(以上,仅记录此刻,无关对错,或许明天看问题的方式就已经变化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