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很流行向往的生活。大抵是都市里生活的人被物欲横流所累,心灵需要一个小憩的地方;而乡下人又向往高楼大厦五彩斑斓的生活;两个极端共同滋生了这股风尚。
那么什么是向往的生活?答案必然也是因人而异的。小时候,放寒暑假是我向往的生活。一放假便可把学习抛诸脑后,夏天可以下河游泳,捉鱼,捉蚂蚱,粘知了,冬天可以滑冰,放鞭炮,打雪仗……。这就是小时候向往的生活。
可怜的是,在开学最后一周,总是需要突击做作业,心理压力陡增,大大降低了“向往生活”的质量。似乎在告诉我一个不变的哲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向往的生活不是凭空而来的。
长大了我们才明白,向往的生活毕竟不是常态的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学生回到学校,作为成人要回到工作岗位,所有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才是正常的生活。
其实,向往的生活更多的是生活的一类调味小菜,是不能当主食吃的。如果天天都在掏鸟窝,捉泥鳅,那就会被这种生活所累,直到有一天,甚至觉得自己更向往上学的日子了。
人性是如此的有趣,不容易得不到,恰恰是向往的。得到了又会慢慢的厌倦。而今我们向往有车、有房,媳妇贤惠,孩子听话,当梦想成真,我们仍然觉得别人的房子大、车子豪华,别人的媳妇不仅贤惠,还美丽大方,别人的孩子不仅听话。还学习拔尖。
向往固然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但不幸的是它也变成了大部分人欲望的遮羞布。
让我告诉你什么才是向往的生活。
魏晋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叫陶渊明,想必大部分人都背诵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作为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一生不羁、爱自由。
淘泽令是他最后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上,他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那就是转型做了“心远地自偏”的农夫,去寻找向往的生活。
从今天的视角,陶渊明是成功的,他闻名于后世,受人敬仰,他的一篇桃花源记,更成为无数人中国人“向往的生活”。但没有人探究,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从他的诗篇中,我们能看到,他也曾面临青黄不接,无米下锅的极度饥饿和困苦,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在几乎要饿死的时候,他是否在怀念淘泽令那份可以提供五斗米的职业的。
然而,今天我们怀念陶渊明的一个原因是,他不仅于真正意义上的摆脱了“形役”的束缚,不惧怕生活的艰辛,而且拥有能够“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的乐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认识自我本性,并回归本性的快乐。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认识自我的人,是无法克服肉体折磨而选择华而不实的精神美景的。大部分人必会“世短意横多”,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因而,想要过上“向往的生活”,其实很不容易的。我们只看到了诗人在“秋菊盈园”的时候,手持酒杯,徘徊留恋于期间,小酌几口,抒发情怀的快哉和悠哉。却没有深思在实现这一刻之前,他已经做了大半生的铺垫。
“飞鸟念旧林,池鱼归故渊”,不仅仅是古代人的追求,现代人同样有这样的情怀。但现实总是很现实,“先苦后甜”大概是过上向往的生活的最佳途径。
陶令何尝不是先苦后甜,若不是半生辛劳,名誉满天下,何以做到“饥来驱我去,……,主人谐余意,遗赠岂虚来……”,他饿了,却可以不空手而归。亲朋好友,邻里街坊乐意接济他,甚至主人看到他来了,就会意了,把酒盈樽。如此看来,陶渊明也算的深受敬重的贤者了。
陶令的人生境界难以企及,精神实质却不难捉摸。他过着向往的生活,像一个避世的隐士,实则前半生已大有作为,后半生的归隐,何尝不是另一个层次的作为?
于今,我们以古人为师,亦可以学陶令一样,年轻时先过加法式的人生,年老之后,再过减法式的人生。
加法式的人生会让我们有机会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减法式的人生让我们抛弃世俗的纠缠,如陶令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活出脱俗出境的人生状态。生死不惧,顺其自然。
这样的人生,对欲望有节制,对世界有贡献,于自己的心灵有归属。那向往的生活,再也不会折磨我们普通的人生。那向往的生活,才是真真切切、点滴入心田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