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罗江
霓虹灯映衬下的“太平廊桥”及“凯江湖”一角
(四川德阳市罗江区)
可爱的家乡~罗江
镇江双子塔
可爱的家乡~罗江 可爱的家乡~罗江水城与湖、桥相连接
可爱的家乡~罗江 可爱的家乡~罗江 可爱的家乡~罗江 可爱的家乡~罗江一一太平廊桥一一
太平桥,县城东门外一里。元、明至清乾隆初,此处一直为川陕
官道罗江古渡。乾隆十八年(1753)首建启运桥,二十一年(1756)建成。二十八年(1763)夏,启运桥被冲毁,是秋重建,四十五年(1780)再次被洪水冲毁,复为渡口。嘉庆七年(1802)再次重建,历
三年始竣,另名太平桥,其桥气势宏伟壮观,既为川陕要桥,更是秦蜀官道桥梁之最。1990年,德阳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公布太平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罗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罗江县政府于太平桥上增建廊坊亭阁,改名太平廊桥。
源于龙门山脉的泞、漫二水至罗江县北潺亭山下汇为纹江,元代以
前蜀栈道经此以通秦蜀,曾于双江渡建金雁桥几建几毁基础无存。元
改驿道经玉京山下罗江渡,南来北往皆以渡船济渡。每年初冬农闲,四
乡之民架木为桥以济行人,虽然官府岁有定规但劳命伤财,邑人苦无
穷期。而夏秋阴雨连绵,河水陡涨,江面宽三十多丈,洪涛巨浪,舟不能济,南北行旅只有望水兴叹。乾隆十八年(1753),邑人谢子忠、李作美等约众请于县令叶鉴,愿集众力在东门纹江建立石桥,一劳永逸,以垂永久。叶县令认为此举自不量力,多此一举。继而,思此桥不费公帑,桥若成乃己之功,桥无成乃无己之过。故任其所便。罗邑百姓在谢子忠等的带领下鸠工伐石,于渡口上四百步石龙过江(今潺亭水城水
门)处创修海底。初成桥墩,旋即被洪水冲毁,此举耗银千两而无功。叶县令也因年末官考列下等而免官。乾隆十九年(1754),县民围于罗江县衙,恳请新任知县谢自泌出面号召再建大桥,谢县令面有难色,以江宽水势凶猛为由,劝导众人说:“此莫大之功也,不可弃。但非积岁月不为功,尤非费财充裕不可举,虽有做大好事的兴奋,但最后却功败垂成,被邻县所嘲笑。奈何?”众乡民环绕公堂久不去,再请命承
诺:“吾四乡之民相互劝勉,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原建桥首事分别负责募捐、督率,只要大人同意,合邑民众莫不欣然乐从。”经讨论,决定移桥址于渡口(今太平桥处)。在全县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乾隆二十年(1755)二月初二动工,二十一年(1756)秋桥成。计二十四墩,二十五洞。每墩宽一丈二尺,东西石砌渡岸;桥东首建碑亭五楹,勒石
以表众善。又建潺亭一间,增益三楹,塑观音大士、水府摄神、土地等
于中坐镇。该项工程费银5884两,皆为邑人捐助。大桥建成后取“形势具而气脉通,景运因之以开”意,题名启运桥。可惜这座历时四年。全
县百姓血汗筑就的启运桥,终因桥基不牢固而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夏天被冲毁。
杨周冕任罗江知县的第二年,启运桥忽被冲毁。为了重建启运桥,
秋收后,杨周冕仔细筹划,觅匠师、询者老,探求垮桥的原因,寻求新建方案。“前令因鸠工,沙石支桥柱;一支水便漂,再支使水怒。”杨周冕吸取以前建桥教训,采取加深基础,扩大海底的办法,取城西烟堆梁子之石,作泥滑道,置巨石于木板上,用牛力拖运至江岸。同时动员六村壮民千人,在匠师指导下,将糯米浆与石灰浆、麻筋混合,于石白
中反复冲捣使其黏稠成胶合状后,作安砌桥礅及基础座缝之用。此桥于地名乾隆二十九年(1764)春动工,六月桥成。碰巧,大桥竣工的第二天,大雨如注,江水猛涨,重建的启运桥安然无恙回乡丁忧的李化楠有诗赞云:“桥成横空霓自如人走贺烹鸡。
乾隆三十五年(1770),移绵州州治于罗江。乾隆四十五年
(1780),启运桥再次被洪水冲毁。复为渡。清嘉庆七年(1802)迁绵州治回旧州,复罗江县。新任知县陈启泰领项督士民于启运桥旧址修建川陕要冲之大桥,历三年始竣。桥长五十四丈、高二丈六尺、阔二丈四
尺,共十一洞。因平息白莲教事,取名太平桥。民国十七年(1928)修建川陕公路,适好作为公路大桥,可并行二负重汽车通行。
1996年8月,罗江撤县37年后重新复县。1997年,于紧靠太平桥下游兴建与之平行相等同的石拱大桥,并于二桥间设水闸。2006年川陕公路改道城南,过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县人民政府于江西岸新建长约两
公里潺亭水城,于太平桥增建廊亭,改名太平廊桥。廊桥与江西水城文
澜塔、听月亭、古戏台、古街肆,太平闸上纹江玉京湖,江东玉京山巨
大的“文峰函海”雕塑,构成恢宏的山水桥城壮丽景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