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洞察力的时候,是指这个人能够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他能够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细节。李善友教授常在混沌大学里说到,“事物背后必有道理”。而大多数人却不具备这种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思考到背后隐藏的道理的能力。现实版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常常把“第一性原理”挂在嘴边,他有能力、有热情,能够通过自己的洞察力开拓人类认知的边界,他和“乔帮主”一样,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国外知名的心理学家研究得出,洞察力是“悟”的学问。无论这个人是否智商高超,其实都没有办法对事物作出完全客观的判断,但可以透过交互主观性做到相对客观。而洞察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认知能力,但却只有少数人领悟到这种本领。这是因为这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边打滚了很久,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认知存量。
例如,摩尔曾经提出的摩尔定律,晶片里的电晶体数量,每隔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而这个定律就是前人总结的经验,随着科技的发展,依然会有被淘汰的可能,所以我们的认知就要进行升级和迭代。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主要都来自于以往的经验,超出我们经验的东西,我们都会无法即时做出反应。
人的洞察力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的洞察力,都来自于自身的体验,因为体验可以形成经验。你能体验到某件事,就代表你付出了行动做了某件事,而这件事能够给你带来反馈,从而促进经验的增长。但仅仅只有经验,是不足以形成超出别人的洞察力的,因此要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就需要有大量的知识输入。
-2-
简单来说,洞察力来源于“大量的经验”,再加上“大量的知识输入”。一个学生如果很聪明,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很好,每天都在苦读,输入了大量的知识,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学生步入职场却非常缺乏洞察力呢?而这些苦读的学生,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真正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职场经验、涉世未深。没有经验体现的是:对知识的体会不够深刻。
就算是一个在职场上打滚了很多年的人,可能很多年过去了,薪酬却一直没法上涨,也没有得到晋升。这样的人,可能一样没有洞察力。为什么呢?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因为没有大量的“知识输入”。他在职场只是把自己的工作重复好几年,却没有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大局观,无法站在公司或Boss的立场思考一切问题。
洞察力都来自于大量的经验和大量的知识输入,那么怎样才可以做到有大量的知识输入呢?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培养自己可迁移的能力。一个人在某个专业领域能力很强,但不代表这个人很有洞察力。很多人在某方面是专家,但到了自己做团队的Leader或创业的时候,却无法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公司取得成功。因为一个有洞察力的人,他往往都是跨领域。只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他才能有更多的思维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套路。
跨界思维的形成,不代表你在学生时代或者成年人的时候学习大量的专业课程,当然这样的学习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行业、岗位工作,积累各种跨领域的知识。过去几十年,我们的教育都流行“分科治学”,但学科的界线确实是人类订出来的。换句话说,知识其实是没有界线的,会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太广泛了,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必须有所取舍、不得已而为之。
-3-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位产品工程师,除了自己的工作以外,其余一概不碰。而这位产品工程师,不想了解公司的经营体系,不想了解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想了解营销相关的课题,这样的人就只会在自己的认知边界上打滚,手中就会缺乏更多的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套路。如果这个人拥有跨学科、跨领域的能力,就可以减少沟通成本,让效率有所提升。
第二点是,大量的知识输入。为什么埃隆·马斯克那么崇尚“第一性原理”?为什么亚马逊的创办人杰夫·贝佐斯有自己的“反共识思维”,追求自由现金流的管理体系?为什么股神巴菲特有自己的价值投资体系?他们的洞察力,其实都来源于大量的知识输入。我们没有他们的洞察力,除了一些的天赋与机遇以外,还缺乏大量的知识输入,没法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
任何人的学习过程,就是复制别人已经知道的知识到自己的大脑里。我们常说,在创新之前必须先模仿跟抄袭,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变,随着改变的不断深入,从而形成创新,甚至制造出新的东西、新的思想......如果我们差对手太多,又如何能够做出比竞争对手更创新的产品呢?所以大量的知识输入过程,其实就是大量学习、大量实践的过程。
阅读是知识输入最主要的手段,曾国藩曾经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但知识的输入,也不仅仅是读一百本书、一千本书,还要结合书本的知识、前人的经验,以及跟人进行深度的交流,从而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武器库。所以,没有大量的知识输入,就很难具备洞察力;缺少了大量知识的输入,就会限制了经验的取得。
-4-
没有知识在背后做支撑,经验获得的品质就会大打折扣。经验也有分好的经验跟不好的经验,基于大量知识作为基础所作出的行动,才能带来好的经验,也更具备更好的能力去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看更多的书,听取别人更多的认知,如果自己不去实践和验证,终归都是二手的。因为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别人的经验、别人的知识、别人牛逼的认知,不一定在自己的身上同样适用。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我们才可以第一手的认知和体验。人生的每个时刻,无论是职场、创业,我们都会走入不同的迷宫、踩地雷。很多是时候,以为前面是机遇和风口,可能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大坑。这种感觉,如同在一块平衡木上小步快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各种的动态平衡。但如果我们不断地在坑里爬出来,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舒适圈,我们的经验和能力就会得到相应地提升。别人说的再好,真的不如自己老老实实经历一回,因为真正的认知升级,都是发生在行动之后。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己头脑中的经验世界,也就是说是自己的认知,而非外在真实的世界。所以我们要自我觉悟、自我训练,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在培养洞察力中,人对事物的认知,可以摆脱已有经验的束缚,直接发现事物內在的本质。 只要你懂得探究观察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你就会从一般人不会看到的现象发现潜在的需求。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別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要提高的就是自己的观察力。而观察力与注意力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所以观察力的练习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可以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从不同角度进行相应的观察。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使你从內到外更加聪慧,更能让你专注到了生命当下的涌动。
解决问题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反复认真思考,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思考问题、处理事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而让自己的实际经验也可以成为洞察力的一部分。当你接触的事物多了,处理过的问题多了,一旦在下次遇到类似的人事物,便能瞬间明白其中的道理,看穿事物的“真相”。
-5-
洞察力,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预见性”。而要让人具备一定的“预见性”,透过大量的现象看清楚事物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具备策略思维。《创新者的解答》一书中,提出了两种非常实用的策略,分别是“应变型”和“计划型”策略。虽然这本书是讨论企业如何创新的,但当我联想到职场,却也迸发出新的想法。主要是运用两种策略来面对职场人生时,进行规划及面对挑战,最后建立起惯性的“思维模型”持续运作。
所谓的应变型策略,简单来说就是边走边看、边看边做的策略。初创企业的时候,当创始人及其团队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时,可以先试着凭直觉去实验,找出机会点及可行性。其实,该策略同样适用于任何类型企业的小部门。当公司有意进行新项目时,但是碍于没有相关有经验或是仅为实验性质,又或新的部门成立尚未建立一定的流程时,皆可视当下的情况做出决策,並在过程中调整,等到具备规模之后再进行标准化的作业。
应变型策略则是经过研拟后才作出相应的行动,不论是经过市场调研、理论分析、成果推估、成本分析、人才结构调整、小步试错等,从前到后都需要一定的准备。依据当时的情况来安排步骤,以及未來要做的事情。例如,公司决定是否要拓展新领域、新业务或新项目,从而转型多元化的经营,需要去做机会点的分析、市场评估,並且审视內部能否支持此项政策的决定。一旦进入新的市场,要先从哪一个模块、何时、什么方式等多个角度去做全方位的深度思考。
应变型看重的是应对未知,且可能突如其来的状况,适用于开拓新领域、新市场,主要运用在“实做”上面。而计划型则着重事前的规划与分析,进行完整的模拟,适用于阶段性的任务及已知的方向等长远的规划。应变型策略的优点在于,对于未知,我们更需要的是实做。应变型强调直接面对並在短段时间內解决,透过实际面来收集资讯;计划型则会给我们订出长中短期的清晰目标,並且让每一个阶段都有需要达成的任务,不至于迷失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