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奇点阅读社
18/100 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出判断的?|《思考,快与慢》第八章

18/100 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出判断的?|《思考,快与慢》第八章

作者: 自控力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01:05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以貌取人,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对于哪一类信息特别敏感,对于哪一类信息则不然?对于强度,你会怎样去合理地评价?为什么“走神”这种发散性思维也很重要?

1、以貌取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人类似乎有一种很神奇的天赋,那就是我们生下来就具有判断的能力,只需瞥一眼陌生人的脸,就能对这个人的两点重要事实作出判断:他有多强势(因此存在潜在的威胁性);这个人有多可信(不管他的用意是有好的还是充满敌意的)。

《思考,快与慢》对此的解释是——这种能力能够提高人们在危险世界的生存概率,这种古老的机制是我们生存的一大利好。

一切都涉及到“成本”,尤其是人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以貌取人”是最讨巧的方式。就连美国历史上可能是最伟大的总统林肯也说,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如果把这一判断延伸开来,用人单位招聘要求上的“985、211”无非也是此类规则——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名校的毕业证是一个不太坏的能力证明,至少在概率上说是这样的。

2、我们很容易"定性",但是却无法"定量"

如果没有经验,我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往往不是错的问题,而是会错得离谱。

我第一次给我们全家四口人下面条,至今被传为家族美谈,因为我那次下的面条,够我们四口人吃三餐——“下面条”容易处理,但是“下多少”就是个大难题;我们总是容易定性,但是却无法定量。

也许这个例子还很牵强,那么工作中的计划大家都不陌生吧!我自己制定的计划,经常会有拖延,两小时的工作,往往需要四小时才完成,一周的任务,可能两周才有眉目;当然有时一发狠,两天的工作,半天就做完了。

总的感觉是,一旦涉及到“数量”,确实很难去衡量。

3、怎样判断强度?

涉及到强度,英语中有“原级、比较级、最高级”,比如“Good、Better、Best”。

中国人好像很少如此直白地评价别人,我观察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儿是,当我们觉得一个东西确实好的时候,想要表达自己最高的强度的时候;往往不是点头赞同,而是不停地摇头赞同:实在是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

当然,中英文当中还有一种情况,用一个范畴的语言去回答另一范畴,这也可以表达强度,这往往还比较有意思——矮大紧就是脱口秀界的单田芳,抱枕界的扛把子。。。

表达强度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啊!

4、为什么“走神”这种发散性思维也很重要?

有一个实验,需要志愿者通过“按键”来确定哪些词是押韵的,有下面两组:

VOTE—NOTE

VOTE—GOAT

这两组都是押韵的,但是凭直觉,我们也知道志愿者应该更加容易辨认第一组,按键的速度也证实了这一点。BUT WHY?

因为志愿者在检查拼音的同时,也检查了拼写。第一组字形相同,第二组则不同,这种与声音无关的干扰因素无疑影响了志愿者的判断速度。

在我看来,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不适合处理并行信息,它就是被单进程地设计出来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走神”,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马上去重新聚焦,而是去察觉为什么你会走神?因为这可能表明了你正在处理一种比较重要吸引你的信息。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创意和科学发现都是在走神的状态中被发现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万有引力,苯环的结构等等。

所以,珍视“走神”吧,说不定它想告诉你一些你没有察觉到的重要信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100 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出判断的?|《思考,快与慢》第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eq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