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上的面包圈
依稀记得高中课本上有萧红的一篇文章,大概讲述了她极度贫困时的惨状,靠着一些救济度日,字里行间透出她对于未来的渴望。电影《黄金时代》中,萧红拥有着同样的倔强,不输的眼神,濒死时睁着水灵的眼,仿佛未曾后悔过她的时代,黄金时代。
可若是我,我自然会后悔的。
依靠接济不加节省,最后落得什么也不剩,潦倒至死。这并非自由。这是作。我始终记得萧红看见他人门把上挂着的面包圈吞咽口水。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会是羞赧而羞愧的。
特别是当父母给予生活费时,挥霍到月底,连月底也撑不到。相同生活费下,就有同窗能够过得滋滋润润。
经常听到大学讲师把学费折算到每节课上,借以说服大家听课到场。好似人到了,这钱便花得值当。尽管嗤笑这逻辑甚伪。可除了学费。大学里花销的生活费,真的算是花得妙么?
青黄不接
崇尚自由消费也罢,崇尚新型消费也罢。
有人可以惨到什么程度呢。
小锐大学时期,曾看到有些同窗衣衫褴褛,开销无度,所谓褴褛,即使淘宝同款、地摊批发、街头称斤白T恤。按道理,这些东西很便宜,能省很多钱罢?
其实不然,往往这样的童鞋,日子更为青黄不接。非月光族,非储蓄族,钱花不到点子上,却也着实花了。小锐也曾在宿舍里煮面煎鸡蛋,一段时间后便闲置了,省钱?自然这样省不下来。
大学四年,有人可以去旅游,可以去参加许多活动,可有的人也只能待在寝室学校紧巴巴地过日子。有人曾问小锐,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你真壕。自然是开玩笑。
壕么?我喜欢。
黄金大学时代
八百与一千的区别并不大。但八百质量与一千质量却差很多。
夜市上一条五十的裤子,在校门口一百二十。按小锐目前的建议。是哪边也不必买的。因为淘宝上可能是四十元。
大学生不是没有钱,小锐现在有些朋友大学期间便有很多积蓄。大学生的钱好赚,卖给大学生的东西多,选择多,诱惑多。可以去尝试,可有些尝试却没有甚么必要。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会存钱,管不住自己的手,可以存在余额宝或者其他理财产品中。钱花完了就会知道穷的痛苦;再者活用花呗、白条和信用卡分期,有些大物件,诸如迷你打印机或新手机,可以用这些来分散资金压力,而不要为了便宜而去选择更为廉价的。质量绝对有区别。
最后,用手上的钱,花该花的地方。吃的东西一定要健康,穿的一定要整齐。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不是越贵越好,但是贵与便宜永远有差距。
不求高档,但一定要舒心,正常,普通。地沟油的确吃着不要紧,现在的人已经习惯了。可能够多花几块钱不吃地沟油,何苦为难自己?充满辣油的拌饭比不上干净爽口的小菜。十块与十五块,的确十五块更贵。但为了健康,有何不可。
五十元的鞋与两百元的鞋,也许五十元够穿,可两百元能避免鞋底掉裂的窘迫。三十块钱可以去看场电影,也能买一个正版软件,两者价值要远远大于两餐十元地沟油饭的价值。
建议就是:
1.学会存钱。
2.学用分期。
3.消费要以健康和舒心为触发点。
4.学会衡量消费的价值对比。
希望每一个看到此文的大学生,都能度过大学里的黄金时代。
来源:微信公众号 xinrui-caij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