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

作者: Jessica_陌上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22:52 被阅读0次
身形、性格与心智。

在心灵和肉体的表现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关系。

通过有计划的打击,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小孩变成举止像神经质的人。

如果我们有丰富的经验,我们便能从个人多表现中看出其与他人合作的程度。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间,儿童会统一其心灵奋斗的方向,而在心灵和肉体之间建立起最根本的关系。他会采用一种固定的生活样式,及与之对应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它是发展包括了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合作。在所有失败者之间,最常见的共同点是其合作能力非常之低。个体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之缺陷的了解。

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跟明星地引起了困难,而且违反了个人的利益,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没有用的。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正当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之斩草除根。

我们必须在整个生活的样式中,在心灵解释其经验的方式中,在它赋予生活的意义中,在它为答复由身体和环境接受的印象而做的动作中,找出其错误所在。这才是心理学真正该做的工作。

迄今为止,我们所拥有的了解心理差异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其合作能力的高低。

相关文章

  • 2018-12-21 开天窗

    hhhhhh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占个坑

  • 行为的艺术胜过意识的驱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提到心理学,相信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一定是弗洛伊德。《自卑与超越》一书...

  • 【读书】你真的不自卑吗?

    前言 本文是《自卑与超越》一书的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

    身形、性格与心智。 在心灵和肉体的表现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关系。 通过有计划的打击,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小孩变成举...

  • 要么在自卑的泥潭中沉沦,要么在自信的海洋中重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在我的心中存在已久,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自卑在我...

  • 自卑与超越(二)

    童年不同的经历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解读。1,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有些在消极的深渊越走越远,有些却能勇敢的跟命运抗争,...

  • 自卑与超越(二)

    一、如何解读自己的生命意义? 人类总是生活在“意义”中,何谓意义:任一事物被人类看见或感知后,或者通过想...

  • 自卑与超越(二)

    自卑是人类追求优越感的原始动力,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 当我们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太压抑,就成了抑郁或者心理疾病;当...

  • 《自卑与超越》二

    心灵与肉体的联系和冲突 究竟是心灵支配身体,还是身体支配心灵,这个问题人类一直没有定论。哲学家...

  • 202004《自卑与超越》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

    读书笔记,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书摘======== 了解自卑,超越自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ha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