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共读:读了王浩、荣维东老师《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一文,联系先前读过的刘飞老师的文章,我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构建和实施路径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单元教学对于语文老师的各方面的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大单元教学的原理和策略,又要广泛的阅读有广阔的视野;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要瞄准核心素养创设活动;以“大概念”为依托设计出“大任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实现“大进阶”。
文章中提到初中革命传统作品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其实对其他作品的教学也有同等的意义,那就是便于内容统整、听说读写相互借力、便于知识共享和集约教学。对初中革命传统作品教学采用的策略也几乎适用于对其他作品进行大单元教学。根据文章中的举例和阐述,我有几点疑惑:一是“大单元”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微课程”,是一次微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对所“统整”的教材内容要进行充分的有方向性的预先准备,大单元教学的预设或导学应该成为大单元教学的应有之意;没有学生的充分对材料的熟悉和有方向的思考,我们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二个疑惑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似乎打破了之前单元教学中“教读”和“自读”等的体系,使“统整”来的文章甚至包括课外的材料完全同属于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和大任务的活动设计,那么初中语文教学课标中所界定的各项要求,以前在“教读”和“自读”等课文中都有对应并落地的,是否有可能在大单元教学中“大目标”“大任务”因其“大”而被虚化或弱化?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具备那种统整、联系、架构“大单元”知识的能力,我们的设计与训练该从哪里作为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