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作者: 咿呀麦芽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22:57 被阅读0次

    7月是深圳的雨季。虽然来了深圳这么多年,我总是捉摸不透这雨什么时候会来。我记得在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不常在她的身边,我很担心她出门的问题。我总是会说:“女儿,出门记得看天气预报,带把伞。”我除了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已经别无他法。她总是很不耐烦,“知道了知道了。”我没想到我这样苦口婆心,让她形成了一种习惯。“妈妈,早上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今天明明却没有下雨。”“妈妈,天气预报今天又不准了,说了下雨又不下。”我时常因为这样而被她逗乐,在我们看来大不了的事情,谁会介意这一天两天天气预报准不准啊,但是小孩子不一样,这种好奇的天性在他们小时候表现得尤其明显。“宝贝,下一次天气预报还不准的话,你就给电视台写封信好不好啊。”她为自己的这种发现激动不已,翘首以盼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前几天晚上下班的时候都在下雨。走着走着,突然天空打下了雨点,乌云迅速靠拢,风很大,使劲地吹着。在这异常酷热的天气中毫无防备地下起了大雨。下雨的时候,为了避雨,人们迅速聚拢,又或者迅速扩散。看戏的时候如果在室外下了一场雨。足以让观众慌乱,在舞台下一哄而散。就好像围在事物旁边突然四散的蚂蚁,人群变得凌乱,在人群的冲突中完全丧失了先前排列规整的美感。如果下雨的时候路上刚好有个避雨亭,人们又会迅速往这里聚集。像躲避着什么侵害。这混乱就像是这无法把控的人生。雨把时间的一切搅得翻天覆地,污浊不堪。我躲着大雨,同时防备着四处冲撞的人流。

    K是公司的杂技老师。最近公司在排一个《蜡像馆》的新节目。准备在新西兰首演。K不懂审美,真的一点也不懂。一个人的对生活的审美鉴赏能力其实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例如他看的电影,他听的音乐,又或者是他的日常穿着打扮。审美虽说无贵贱,但却有高低。总有人说“审美是见仁见智的,各花入各眼。”但是我也有理由怀疑这仅仅是安慰着地球上绝大多数感官迟钝的人的话。当我们陷入关于美学的探讨的时候,似乎总有那么一个人在担任着这个和事佬的角色。“哎呀,你们这样吵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又没有个结果。”确实,我们审美多半是关乎感觉,想要拿出像数学一样严谨的理论数据分析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没有任何关于这种感觉的基准以及没办法做到定量分析。我们讨论得到的答案永远不会是自己错了,而自信的一方又拿不出更好的方法去证明对方的错误。这就陷入了一种僵局。

    假如你想要表现一个人物,那就放在最极端的环境下让他真实的一面彻底脱离面具展现出来吧。所有的一切我都感觉到不太满意。在表演中人物的性格受到压抑让我感到难受,就像是原始的人第一天套上我们文明人的奇装异服似的。我感觉到束缚,我觉得喘不过气来。这很糟糕,真在这部剧中让我感觉它就像是故意让别人藏起来,然后放到一个保险柜下面,它是下酒菜,却只能干看着无法触摸。平心而论,杂技团里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表演,里面人体的力量以及体能达到的极限让我感到震惊。但是我们要给予观众的究竟是什么呢?前几年我带着团里的表演剧目去参加评奖,这类演出增多了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最后夺得桂冠的必然是解说词说得天花乱坠的剧目。评委就像是一个瞎子,只能靠着可怜的一对耳朵过活。要是我坦诚相见,我作为评委,我一定说“这些都是些什么垃圾,毫无搭调的音乐,还有永远踩不准点的步伐。”在某些方面深陷其中会很容易被它们所同化。这些年过7旬的评委就是这样子,他们到底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也说不准。你什么也没做错,只是因为你老了而已。我在困境中觉醒,在觉醒中坠落。但是我们所追求的这些可怜巴巴的荣誉只是我们公司宣传推广的谈资。我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但是我却无法把这一点告诉我们的团员。这种压力只有我从中退出来,才能深深的喘一口气。就好像我在火灾现场中逃离,我抱着家里面最值钱的保险箱,然而这箱子早已经被烈火舔舐得发烫。杂技在我手中既是家里流传下来的无价之宝,现在也是我在逃离过程中痛苦的根源。

    我经常会看到办公室墙上的各种荣誉奖章,但是又有多少只是我们杂技协会自娱自乐弄出来的玩意呢?K对我说:“你总是太挑剔了,我们要服务的是观众,我们让观众感到满意,物有所值,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皆大欢喜的结果吗?”他说的一点都没错。并且我们也是一直努力这么做的,但是这种娱乐能带给观众的只有那种温饱过后的满足感,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又该怎么跟他们说呢?要是改变,各种翻天覆地的改变会演员他们感觉到摸不着头脑,好像我在犯傻似的。这样演出连演员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就像在表演一出抽象剧似的。并且讽刺的是假如你要他们解释“你们有谁知道抽象是什么意思吗?”我相信他们一个人都答不上来,就像抽象是脱离了自身思考范围的事情一样。“你说的这些都太抽象了。”他们是这么抱怨的。

    这些杂技我们已经看了几千年了,怎么中国人还没有看腻。我们所作的改变只是说在道具方面尽量做到轻量化,以及一些演出场景方面我们尽量优化演出布局,又或者音乐改一改,这样所谓的新的一出剧目就成型了,换汤不换药。并且我们现在做的仅仅是传承,而不是创新。

    K曾经担任过我们的排舞老师。老师这一行经验很重要,当然K在这一点上一点也不缺乏。他年近四十,但是身体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这得益于他早年刻苦的训练。不得不承认他的功底还是非常扎实的。“你们啊,年纪轻轻的就拈轻怕重,你看我,我的年纪跟你们父亲差不多,但是我的身体素质别说你们父母,就连你们也比不了。这就是我早年认真锻炼的结果。”关于这一点,他是深感到自豪的。这也是他为数不多值得津津乐道的优点。当谈到关于身体健康方面话题的时候,他总能引导到他身上来。“哎,我怎么整天收到这些卖保险的电话,真的烦死了。”一个学员在吃饭的时候说着关于电话保险骚扰的问题。这时候,凑巧被K听到了。K故意放下道具又或者走过来似乎要拿点什么,插嘴道:“卖保险的肯定是知道你的身体状况的,看你那细胳膊细腿,我也为你捉急啊。我就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类的电话。”他刚说完,就离开了,或者说继续忙着他刚刚要干的事情。再也不参与这场谈话了。就像是他是一个发布命令的长官,传达完指令后就离去了。他不会跟你讨论,也不会理会你的不解以及疑问。他并不是在做所谓话题的讨论,而仅仅是想露一露脸。后来团里就拿老师开玩笑:“K老师啊,我怀疑他就是卖保险的,不然他为什么知道保险什么时候会来电话。”再后来,学员都总结出了一个讨好老师的方法。要是同学惹老师生气了,Z就会抢在老师发作之前说道“你怎么训练的啊!你看看老师,都四十岁了!”人群中无不感觉到滑稽。他们都知道z是故意在取乐。他的言外之意是说:“四十岁了,他不懂我们想什么不是很正常吗?何必要这么斤斤计较。”然而K居然看不出来Z的语气中的戏谑和嘲弄,反倒以为他在说:“老师老当益壮,身体素质好。”他面对这种夸奖,居然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了,“Z,你也别扯皮了,赶紧给我训练。”学员免遭了惩罚,Z得到了学员的肯定,而K也得到了他虚荣心的满足。简直就是三赢的结局。K归根到底是被伤害了,可惜他不知道。有一次我提醒他,“你的学生在开你的玩笑,简直太不像话了。”他听的时候一脸不解。可能身在其中永远没有看得清的时候。就这样这群调皮的学生就以这样的方式捉弄着他们的老师。K在生活当中虽然没那么多心眼,但是情绪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他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之所以说无缘无故,并非是这种脾气没有来由,是因为把学生当做出气筒,而造成他不愉快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在路上有辆车疾驰而过丝毫没在意正在过马路的他这样的琐事。这个错自然不是出在学生身上,但是可怜的学生们却在这些事情中无端受到了不应有的指责。情绪作用下他又会故意挑学生的刺,然后又会再上演上面的场景。老师批评,Z劝解,然后大家自得其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oipctx.html